硫氮碳共渗

作品数:54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胡以正胡正前张文华张翔王庆祝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西安公路学院武汉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金属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工具技术》《一重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滴入式气体硫氮碳共渗工艺研究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8年第22期98-98,100,共2页高红花 
热处理技术是提高机械零件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化学热处理是热处理工艺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化学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大大提高机器零件的综合性能,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文从气体硫氮碳共渗的...
关键词:气体硫氮碳共渗 工艺研究 生产应用 
渗碳轴承钢G20CrNi2MoA的硫氮碳共渗工艺被引量:4
《金属热处理》2018年第8期184-188,共5页安俊超 张毅 王智勇 孙慧丽 刘勇 杨赛赛 闵志宇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2102210074);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72102210399);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22102210059);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5GGJS-109)
以渗碳轴承钢G20Cr Ni2Mo A为研究对象,在570、580、600℃温度下对其退火态试样进行硫氮碳共渗,并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对其渗层及心部组织进行分析,并用显微硬度计对渗层进行了硬度分析。结果表明:580℃共渗后组织均...
关键词:G20CrNi2MoA渗碳轴承钢 硫氮碳共渗 淬火 回火 显微组织 
QPQ液体氮化(硫氮碳共渗)
《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第11期101-101,共1页
经该工艺处理后能大幅度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抗疲劳强度和无变形的卓越性能。 液体氮化、液体氧氮化表面处理技术是世界最新金属盐浴,表面强化改性技术,通过几年的科研与实践,这两项技术在工业中已较广泛应用,涉及...
关键词:氧氮化 硫氮碳共渗 液体 QPQ 表面处理技术 抗疲劳强度 表面硬度 工艺处理 
高速钢离子硫氮碳共渗复合氩轰击工艺研究
《热加工工艺》2005年第5期27-28,共2页张翔 
介绍了高速钢离子硫氮碳共渗复合氩轰击处理工艺,对氩轰击温度、时间对共渗层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氩轰击,可使共渗层深度增加,硬度梯度变得平缓,能有效提高高速钢工具表面的耐磨性能,是一个提高高速钢氮化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离子硫氮碳共渗 氩轰击 耐磨性 
《中国表面工程》第17卷(2004年)总目录
《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第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梯度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镀 纳米复合电刷镀 NICR 离子硫氮碳共渗 电弧喷涂 涂层工艺 激光熔覆 激光熔敷 激光应用 复合涂层 表面工程 目录 检索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 
W_(18)Cr_4V高速钢稀土离子硫氮碳共渗被引量:1
《现代机械》2004年第4期77-78,共2页张翔 王利捷 
介绍了RE元素对W18Cr4V高速钢离子SNC共渗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RE对改善组织 ,提高表面硬度 ,使渗层硬度梯度平缓 ,均可起到明显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抗摩擦磨损 。
关键词:高速钢 离子硫氮碳共渗 稀土 耐磨性 W18CR4V 
钢管热冲孔凸模的硫氮碳共渗被引量:1
《模具工业》2004年第5期55-56,共2页何鹤林 姜如松 
介绍了钢管热冲孔凸模硫氮碳共渗工艺试验。试验表明 ,凸模经硫氮碳共渗后 ,抑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粘结磨损 ,降低了摩擦因数 ,提高了凸模使用寿命。
关键词:钢管 凸模 硫氮碳共渗 
离子硫氮碳共渗复合氩原子轰击热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3
《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张翔 
采用离子硫氮碳共渗+氩原子轰击+离子硫氮碳共渗工艺对35CrMo钢进行了深层离子硫氮碳共渗。氩原子轰击试验表明:氩原子轰击使工件表面的化合物层呈柱状晶形貌,大大提高了氮在化合物层中的扩散能力,保持了扩散层中氮的浓度梯度,从而为氮...
关键词:离子硫氮碳共渗 氩原子轰击 
不锈钢加铁稀土离子硫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表面技术》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张翔 张俊 
 对1Cr18Ni12Mo2Ti奥氏体不锈钢在稀土催渗条件下进行了加与未加辅助铁板的离子硫氮共渗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稀土具有很强的催渗作用。在与辅助铁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奥氏体不锈钢的氮化温度降低60℃,减小了零件的变形;在相同的共渗温...
关键词:离子硫氮碳共渗 稀土催渗 溅射 奥氏体不锈钢 铁板 
铝型材热挤压模窄缝硫氮碳共渗被引量:3
《金属热处理》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张照军 张鬲君 
用正交试验和工程平均效应分析方法确定了H13钢铝型材热挤压模的工作面 (俗称“窄缝面”)进行硫氮碳三元共渗的最佳工艺参数。较好地解决了“窄缝面”
关键词:铝型材 热挤压模 窄缝面 硫氮碳共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