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

作品数:762被引量:10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萍綦亮朱振武潘德利蔡圣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散海外的中国商代文物
《中华遗产》2024年第7期20-23,共4页张少迪 
发现殷墟招来盗宝狂潮图为“世界的商文明”展厅中,展示的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中国文物展厅局部图。自从1908年罗振玉确认小屯一带为殷墟所在之后,古董商人、传教士、探险家纷至脊来,在安阳起了文物收购狂潮。众多殷墓惨遭盗掘,大量商代...
关键词:弗利尔美术馆 罗振玉 殷墟 商文明 中国商代 传教士 小屯 文物 
汪宗翰与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3期166-178,共13页陈双印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2023jbkyjd001)。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偶然发现,藏经洞文物也随之开始外流。1902年至1906年任敦煌县知县的汪宗翰,在接受了莫高窟下寺王道士和地方绅商馈赠的不少藏经洞文物的同时,还借检点藏经洞文物的机会,拿走了不少文物,是藏经洞文物...
关键词:藏经洞文物 流散 收藏 敦煌知县 汪宗翰 
漂泊百年 国宝回家
《半月选读》2022年第21期5-9,共5页
导语:文物传承悠久历史,承载灿烂文明。据中国文物学会估算,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总数有一千万件左右,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一百余万件。近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公约的制定、完善国内法律、全面探索各种回归途径等努力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二级文物 流失海外 中国文物学会 国际公约 回归途径 国宝 流散 回家 
流散先秦出土简牍的海外抢救与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32期122-127,共6页金方廷 赵桃桃 
先秦出土简牍研究是近年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热点,多批重要的出土简牍材料起初均为经盗掘以后贩卖海外的流散文物。该文以近30年来我国自海外追回的流失出土简牍为讨论对象,结合近期文物保护政策的调整动向,分析...
关键词:先秦出土简牍 流失文物追回 文物搜藏与保护 文化自信 
全面抗战时期的河南博物馆文物流散与转移
《参花(上)》2021年第4期57-58,共2页吕明磊 
1937年7月,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继续向南侵略,河南博物馆为避免文物沦于敌手,遂决定将馆内重要文物转移至汉口与南阳,随后抢运到重庆。而日伪政权统治开封期间,河南博物馆大量文物被日军劫掠,许多珍贵文物流散。本文从河南博物馆文物转...
关键词:河南博物馆 文物保护 流散 
圆明园37件流散回归文物下月首次展出
《祖国》2018年第19期9-9,共1页
北京青年网9月27日消息圆明园“2018金秋游”活动27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底。在此期间,圆明园将举办精品菊展、圆明园流散文物展、皇家主题巡游等一系列活动。将于十月亮相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将首次集中展示自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以来回归...
关键词:圆明园 文物展 流散 回归 石质文物 负责人 管理 消息 
许勇翔:中国文物的守护者
《收藏家》2017年第6期89-90,共2页尹利 
虽已退休多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流散文物管理处处长的许勇翔在谈话的时候依然时时不忘自己的把关者身份,就如他自己所说,“到现在,他潜意识里还觉得自己是公家的人,看到很多文物流散海外,会痛心。”
关键词:文物管理 许勇 鉴定委员会 中国 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 潜意识 流散 
80后男孩刘阳: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寻访者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第12期14-15,共2页杨晓品 
他是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他从15岁开始断断续续整理圆明园流散文物的资料,大学毕业后自费寻访流散在国内外的圆明园文物;他与侯洁合著的《老北京的门墩》出版后引起轰动,开出天价、找他"鉴宝"的人络绎不绝。他...
关键词:圆明园 80后 文物 流散 刘阳 男孩 专业委员会 大学毕业 
故宫将建流散文物档案
《艺术品鉴》2017年第2期115-115,共1页
按照近日最新公示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紫禁城将建立流散宫廷文物信息档案库,其中包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国内、国外各处的故宫流散文物分布情况将纳入统计范围。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物档案 流散 文物信息 档案库 紫禁城 
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与流散被引量:3
《文史知识》2016年第11期12-19,共8页王冀青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藏斯坦因新疆考古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40)的子课题成果
近代中国考古史上最具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当属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藏经洞出土的数万件古代文献、绘画品和其他文物,在发现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流散到了世界各地,导致国际东方学研究的面貌在20世纪焕然一新。但因资料缺失,关于...
关键词:藏经洞 流散 文物 敦煌莫高窟 东方学研究 近代中国 古代文献 20世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