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

作品数:762被引量:106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萍綦亮朱振武潘德利蔡圣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后殖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的身份危机研究
《今古文创》2025年第1期8-10,共3页朱威艳 王智音 
奈保尔是英国极具影响力的移民作家,他以其自身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灵感,将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风格融入作品中。其作品《抵达之谜》描述了作者在多重文化背景下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旅程。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奈保尔...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流散 身份危机 抵达 
古尔纳《赞美沉默》中的言说叙事与共同体意识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131-141,共11页钱虹 
浙江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古尔纳小说的共同体思想研究”(Y202351840)的阶段性成果。
古尔纳的小说《赞美沉默》通过言说叙事讲述故事情节,言说中蕴含着作家丰富的共同体精神。作品从无声的言说、谎言的言说、回家省亲的言说、家破人散的言说四部分内容论述了主人公的身份认同与生存困境,彰显了小说所体现的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叙事 共同体意识 流散 后殖民主义 
流散、间隙和旅行:哈米德·纳菲斯“口音电影”的理论意涵
《世界电影》2024年第3期81-94,共14页朱岩岩 
哈米德·纳菲斯的“口音电影”通过对移民电影制作生产的深入探索以拓展电影理论中的后殖民文化研究和第三世界电影研究。流亡电影人通过叙事手法和象征意义来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和被迫离开家园的痛苦和无奈,而流散电影人考察母国和居住...
关键词:哈米德·纳菲斯 口音电影 流亡 流散 后殖民 
文化交混语境下的身份重建——古尔纳小说中的记忆书写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44-150,共7页王吉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项目(2022ZB6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12317)。
记忆书写几乎贯穿了非裔英国作家古尔纳的创作生涯。早年的成长环境和流散异邦的生活经历使其饱受文化归属的焦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古尔纳在故乡和异国的重叠语境中,将个体的记忆与历史记忆、文化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经由模仿和誊写,...
关键词:记忆书写 古尔纳 流散族裔 后殖民 斯瓦希里文学 
重构文化世界主义
《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3期132-140,共9页胥维维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奈保尔小说中的世界主义研究”(21FWWB024)阶段性成果。
本文追溯了文化世界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在旧的文化世界主义和新的文化世界主义之间做出了区分。由于和启蒙运动语境中拥有身体移动性的精英分子的学术、审美取向紧密相联,旧的文化世界主义话语常常向精英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倾斜...
关键词:文化世界主义 后殖民理论 全球化 流散 
在夹缝中流散的无名之人——对《赞美沉默》的后殖民解读
《世界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305-310,共6页冯雨秋 
《赞美沉默》是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的作品,探讨了非洲移民在其新的居住地英国协商构建其流散身份的话语策略,捕捉了叙述者在独立之后动荡不断的家园桑给巴尔和新的截然不同的环境之间的矛盾立场,通过朴实细致的故事叙述和...
关键词:《赞美沉默》 后殖民 流散 身份危机 
《朝圣者之路》中难民身份的建构被引量:1
《关东学刊》2022年第4期114-124,共11页朱振武 杨芷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19ZDA296)。
作为异邦流散作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特别关注非洲难民在欧洲的流亡生活,其身份的双重性赋予了他深入剖析自身经验的能力,其作品聚焦种族矛盾,展现出对难民群体的人文关怀。古尔纳的第二部小说《朝圣者之路》就是这样一部具...
关键词:古尔纳 后殖民文学 文化身份 种族主义 异邦流散 
古尔纳长篇小说国外研究述评被引量:6
《山东外语教学》2022年第2期83-91,共9页周和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非洲裔美国左翼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8BWW088)的阶段性成果。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于202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外学界对古尔纳长篇小说的研究始于1988年。2000年之前,古尔纳已出版5部长篇小说,但同时代对他小说的研究屈指可数。原因在于许多国外学者把他视为批评家,对其...
关键词:古尔纳 研究现状 后殖民书写 流散书写 
从《囚笼》解读流散非裔的困境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张堂会 苏辰歆 
《囚笼》是桑给巴尔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早年的作品,讲述了一位自幼背井离乡的非洲青年哈米德,因为向往爱情而主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生活。他看似已挣脱了自构的囚笼,实则仍身处另一种困境之中。作者通过表现哈米德在异乡孤...
关键词:桑给巴尔 后殖民主义 本土流散 困境 身份重构 
从《接骨师的女儿》看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危机与重建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0年第3期38-41,56,共5页李格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代表作《接骨师的女儿》秉承其一贯书写流散的第三世界族群中女性生存和心理状态的传统,对身处于性别、种族、文化等多重歧视和压迫下的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行了鲜明的揭露。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流散 东方主义的“中国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