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运移

作品数:113被引量:118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能友杨睿丛晓荣乔少华苏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北部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与赋存差异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61-76,共16页靳佳澎 王秀娟 邓炜 李清平 李丽霞 余晗 周吉林 吴能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6063,42376058)。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北部完成了9个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采集了大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了多种赋存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但是不同赋存形态与富集程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异常响应及主控因素差异有待厘清。在台西南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发现...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多类型 流体运移 储层 南海北部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流体运移及海底甲烷渗漏研究
《地学前缘》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杨金秀 王琛 邢兰昌 魏伟 张伟 韩维峰 赵丽 刘坤一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NERCY[202401]);中石油"十四五"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2021DJ4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6070)。
认清地质历史时期相关的流体运移和海底甲烷渗漏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了解水合物成藏、评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甲烷渗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海域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进行再解释,分析流体运...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 BSR(水合物稳定区底界) 向陆分布边界 流体运移 海底甲烷渗漏 
采动岩层多相多场耦合运动数字孪生方法构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037-1052,共16页黄炳香 韩晓克 赵兴龙 王茗可 罗颖 吴占伟 李炳宏 刘友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902101)。
采动岩层运动与流体运移规律是采矿的核心共性科学问题,也是煤系矿产协调开采的纽带.传统监测方法不能全局直观展示地下岩层与流体三维实时运动,急需提出一种采动岩层多相多场耦合运动数字孪生方法,明晰采矿活动中的岩层运动与流体运移...
关键词:岩层运动 流体运移 多相多场耦合 数字孪生 协调开采 
自然电位法实时监测地下流体运移实验研究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9期3618-3629,共12页谢静 崔益安 郭友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170)资助。
查清地下流体运移的规模和渗透路径对工程渗漏检测以及水文地质调查具有重要意义.流体流动产生的动电效应会引发电荷的自然极化,通过定性或定量解释自然电位信号可表征地下水流的运移情况.本研究基于三维多通道自然电位观测系统搭建了...
关键词:自然电位 实时监测 流体运移 物理实验 梯度反演 
地下盐岩溶腔储库单井水平溶解建造流体运移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4年第4期1257-1265,1297,共10页李超 梁卫国 张胜利 肖宁 李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225404)。
为提高水平盐穴储库单井后退式溶腔建腔速率,通过相似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开展建腔期注水方向对腔内流体运移规律影响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入淡水接触腔内卤水后浓度会迅速升高,当浓度达到23%左右变为缓慢升高;上下同时入射有利于...
关键词:盐岩水平溶腔 注水方向 流体运移 溶解速率 后退式建腔 
缝合线中有机质来源、流体运移以及地质意义
《沉积学报》2024年第2期661-674,共14页朱康乐 高岗 刘诗局 王成云 程光瑾 胡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372142)。
【目的】缝合线作为碳酸盐岩的典型结构,其形成对于碳酸盐岩本身有机质的富集和流体运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缝合线中有机质的来源和流体运移的机理目前尚未深入研究。【方法】以四川盆地东部大池干构造带含缝合线的碳酸盐岩岩心样品...
关键词:碳酸盐岩 缝合线 有机质 沥青 黄铁矿 
东濮凹陷北部文留地区沙河街组地层水演化与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4年第1期140-154,共15页吴宇辰 刘一锋 金爱民 周勇水 丘靥 徐田武 楼章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06-004)。
东濮凹陷北部沙河街组盐岩发育,流体特征受其影响明显,但目前对盐岩发育区的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还十分薄弱.以文留地区沙河街组三段、四段为研究对象,采集砂岩储层内流体包裹体样品,对其进行镜下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
关键词:地层水淡化 流体演化 流体运移 油气成藏 沙河街组 石油地质 
利用水力连通储层进行地质储能的优势分析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3年第11期4175-4189,共15页马建力 李琦 陈祥荣 
中德1+1国际合作创新计划“CO_(2)地质储能与碳中和技术”(No.1plus1⁃2018⁃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二等资助项目(No.2021M701186).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与低可控性时常导致电力供需不匹配,进而引发弃风现象.电转气(Power-to-gas,PtG)技术可利用多余电能电解水产生的氢气(H_(2)),可与二氧化碳(CO_(2))人工合成甲烷(CH_(4)),与地质储存技术相结合,有望成为未来有效...
关键词:电转气(PtG) 水力连通 地质储能 流体运移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 碳中和 钻井 能源 油气地质 
泵吸成矿作用:一种流体运移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
《黄金》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李德东 解洪晶 孙燕 张凤琴 杨云鹏 邱金柱 刘俊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3804);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找矿预测专项(KCDZKCY-2022-048)。
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需要大规模流体参与,流体的侵位机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提出利用泵吸作用解释成矿机理,以及地质作用过程中存在着2种泵吸作用,即“构造泵吸”和“岩浆泵吸”。前者是在盖层密封良好的条件下,因构造作用...
关键词:泵吸作用 构造泵 岩浆泵 成矿作用 找矿预测 流体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重力场动态变化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6期2337-2351,共15页赵云峰 祝意青 隗寿春 刘芳 梁伟锋 孙和平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4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4092);地震联合基金项目(U193920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Q-980)联合资助。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并观测到震中附近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我们曾利用震中附近重力场变化信息在地震前对发震地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绝对重力、...
关键词:门源M_(S)6.9地震 中期预测 重力变化 四象限分布 流体运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