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

作品数:376被引量:38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郭文静杨华苏亭羽刘静秦大树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厦门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文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云霄县乌珩窑址发掘简报
《福建文博》2024年第3期4-17,共14页陈明忠 何伊依(执笔/摄影/绘图) 许鹏飞(摄影) 
2023年4月至7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对云霄县乌珩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上下叠压的明代晚期至清初两期窑炉(上为斜坡式龙窑、下为横室阶级窑)和窑外的道路、工棚及工作平台等遗迹,获得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为探讨明清时期“漳州...
关键词:明清窑址 横室阶级窑 龙窑 
漳浦县石寨窑发掘简报被引量:3
《福建文博》2019年第2期2-9,共8页施佳钰 羊泽林 廖富魁 林品君 邓雨(绘图) 陈建国 姜武威 陈昕(绘图) 吴紫辉 余慧君 林雪铭 黄岩 陈建国(摄影) 余慧君(摄影) 吴紫辉(绘图) 姜武威(绘图) 
漳浦县石寨窑址是闽南一处专门仿烧龙泉青瓷的窑场,从元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初。其产品种类较少,釉色比较丰富。窑业技术颇具特色,出现了介于分室龙窑和横室阶级窑之间的窑炉结构,对研究闽南地区横室阶级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仿龙泉青瓷 分室龙窑 横室阶级窑 
2016~2017年将乐县碗碟墩一号窑址考古发掘简报被引量:8
《福建文博》2017年第4期2-14,共13页羊泽林 廖富魁 宋蓬勃 潘国平 郜骅 谢尚红 李金生 吴建 李水常 李佳 陈建国 姜武威 陈昕 吴紫辉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沙群岛出水陶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145)成果
将乐县万全乡碗碟墩窑址是闽西北一处著名的窑场,北宋中晚期以烧造青白瓷为主,南宋时期以烧青瓷为主,此外还烧造部分酱黑釉瓷,器形种类比较丰富。从出土材料来看,大部分产品应以满足本地以及周边市场为主,也有部分产品运销外地。碗碟墩...
关键词:碗碟墩窑址 龙窑 分室龙窑 
德化县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6
《福建文博》2016年第1期2-7,共6页羊泽林 陈建中 栗建安 张红兴 林清潮 陈冬珑 董文强 陈丽芳 
位于德化与永春两县交界处的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共发现四座窑炉遗迹,经初步清理,出土了一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原始瓷标本。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的发掘填补了泉州地区原始瓷历史的空白,并将泉州的烧瓷史提前了1000多年。
关键词:德化 西周 原始瓷 龙窑 
南方先秦龙窑初探
《福建文博》2013年第4期25-32,共8页温松全 
以南方地区发现的先秦龙窑为基础材料,探讨南方地区先秦龙窑的特点、窑业技术及南方地区先秦龙窑的起源和发展。
关键词:先秦 龙窑 南方地区 
三明市中村宋元窑址相关问题初探被引量:5
《福建文博》2011年第3期34-37,共4页朱凯 夏莹洁 黄敏 
中村窑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回瑶果场,北距三明市区8公里,东南距中村乡4公里,海拔380米。通过调查资料可知[1],窑址分布于十余座山岗坡地上,有大小龙窑数十座,面积数十万平方米。由于三明市饮水工程建设需要,1993~1994年福...
关键词:文物管理 福建省博物馆 龙窑 饮水工程建设 岗坡地 圈足 调查资料 青白瓷 刻划花 窑室 
武夷山市竹林坑西周原始青瓷窑址调查简报被引量:4
《福建文博》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赵爱玉 陈剑辉 叶凯 
2009年10月,武夷山市文物普查队在武夷街道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黄柏行政村的竹林坑有西周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窑址。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专家,对窑址现场进行了多次考查,从地表暴露的遗迹情况可以初步确定是一...
关键词:原始青瓷 调查简报 文物普查 武夷街道 考古工作 弦纹 德清窑 地层堆积 情况简介 龙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