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堆积

作品数:236被引量:1453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石自社陈良伟刘瑞宫希成张建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博物馆研究》《大众考古》《东方考古》《华夏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郑州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早期考古测绘小史(1928-1937)
《大众考古》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郝宪莹(文/图) 何乐君(文/图) 
考古测绘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过程中,对遗址的位置、分布、范围、周边地形水系、标志性地物和发掘探方以及地层堆积、发现的各类遗迹、遗物的测量与绘图工作。根据测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遗址测绘与发掘区测绘。考古测绘由...
关键词:地层堆积 田野考古 发掘 探方 测绘方法 考古测绘 殷墟 绘图 
上海广富林遗址周代铜器铸造技术研究
《文物》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顾雯 廉海萍 陈杰 黄翔 熊樱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及多学科合作研究报告”(项目批准号:16ZDA147)阶段性成果。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佘山镇广富林村,系195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遗址发现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及宋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周代是广富林遗址人类活动的重要时期之一,周代堆积虽遭受了近...
关键词:广富林遗址 考古发掘 地层堆积 周代铜器 新石器时代 卜骨 宋元明清时期 铸造技术 
华北地区细石叶组合演变与生态适应研究
《考古学报》2023年第4期435-458,共24页朱之勇 
目次一细石叶组合二发现与研究三分期研究四演变与分区五生态适应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细石器遗存早在百年前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虎头梁村附近发现细石器遗存以来,华北地区已成为我国细石器遗址...
关键词:地层堆积 细石器遗存 细石叶 遗址发掘 生态适应 分期研究 泥河湾盆地 华北地区 
试析丰镐遗址1997年马王村西(97SCM)地层堆积反映的铺垫活动
《东方考古》2023年第1期265-274,共10页王迪 
在1997年马王村西地点考古发现的遗存中,T1第4层、T4第3层、H15的堆积基本纯净,质地致密均匀,都有较为明显的铺垫土特征,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H18短时间内填平,也可能和铺垫活动有关。上述遗存集中在发掘者划分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且遗存...
关键词:丰镐遗址 灰坑H18 铺垫活动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出土一批生产工具
《洛阳考古》2023年第4期81-83,共3页赵璇 王璐 
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位于洛阳北郊瀍河西岸的第二级台地上,北邻洛阳北窑西周墓地,是一处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西周青铜器冶铸作坊遗址(图一)。1989年秋,为配合洛阳铁路分局机务段第4号住宅楼的建设工程,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拟建区布了4个...
关键词:文物工作队 地层堆积 西周青铜器 探方 铸铜遗址 洛阳铁路分局 灰坑 陶范 
科技让考古“活”起来
《格言(上半月)》2023年第7期12-12,共1页
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入选。该遗址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日石器时代遗址,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
关键词:地层堆积 考古新发现 石制品 古人类化石 遗址 古动物化石 三位一体 石器时代 
浅谈贝丘遗址考古报告编写的注意事项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3期211-213,共3页曹鹏 周晴 
贝丘遗址是指与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相关且含有贝壳堆积的一类遗址,其分布地点主要位于沿海和沿湖。因其独特的地层堆积现象,目前关于贝丘遗址考古报告的编写理念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梳理学界对理想考古报告已有讨论的基础上,类比了...
关键词:贝丘遗址 考古报告 地层堆积 考古发掘记录 多学科研究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杨家墓地窑址(Y2)出土佛像
《文物》2022年第6期75-83,共9页 肖健一 于春 孙旭奇 刘敏 
杨家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杨家村(图一)。2017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窑址若干,随即对窑址及窑内堆积进行了清理,其中一座窑址(编号Y2)内出土了一批泥塑佛像。现将佛像出土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地层堆积 出土情况 抢救性发掘 杨家村 探方 西咸新区 窑址 佛像 
辽东半岛南端的第一缕炊烟 长海县门后遗址
《大众考古》2022年第3期19-24,共6页徐昭峰(文/图) 任笑羽(文/图)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辽海地区夏商周时期石构墓葬和青铜器视域下的多元文化互动研究”(立项号:21VJXT009)的阶段性成果。
门后遗址位于长海县广鹿岛塘洼村邹南屯东南600米门后山东部的漫坡上,紧邻黄海,面积约1000平方米。门后遗址为典型贝丘遗址,残存的地层堆积最多可分为6层,少则只有1层,主体堆积为小珠山一期文化遗存。
关键词:地层堆积 小珠山 贝丘遗址 辽东半岛南端 长海县 文化遗存 
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9期125-125,共1页
2021年8月中下旬,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组织调查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内进行人文资源本底调查,研究人员在海拔约26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黄藏寺一带发现地层剖面中含有细石器制品。青藏高原是全球受外力侵蚀最为强烈的地...
关键词:地层堆积 细石器遗存 早期人类 海北藏族自治州 人文资源 冻融侵蚀 地层剖面 祁连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