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铜器

作品数:27被引量:1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爱冰张闻捷黄翔廉海萍曹定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杂志》《文史哲》《历史研究》《中原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广富林遗址周代铜器铸造技术研究
《文物》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顾雯 廉海萍 陈杰 黄翔 熊樱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及多学科合作研究报告”(项目批准号:16ZDA147)阶段性成果。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佘山镇广富林村,系195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遗址发现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及宋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周代是广富林遗址人类活动的重要时期之一,周代堆积虽遭受了近...
关键词:广富林遗址 考古发掘 地层堆积 周代铜器 新石器时代 卜骨 宋元明清时期 铸造技术 
烟台市博物馆藏几件周代铜器被引量:2
《文物》2020年第2期76-82,90,共8页曹斌 王晓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早期国家的商周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780001)成果。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中北部,自1896年在归城东南鲁家沟发现一批西周早期铜器以来[1],不断有周代铜器发现和出土。这些铜器除少部分是经科学发掘出土外,相当一部分为破土所得。其中,1982年秋蓬莱黄家发现顾龙纹甗1件,1983年黄县乡城公社...
关键词:烟台市博物馆 周代铜器 窃曲纹 弦纹 胶东半岛 烟台市芝罘 入藏 大王村 
东周飤器组铜器研究——兼论周代铜器称名制度的变化被引量:2
《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3期78-87,共10页张闻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周青铜礼器使用制度研究"(2013CKG008);厦门大学中央高校项目"周代青铜器与社会礼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东周时代,地域文化的兴起使铜器自铭中方言现象日益凸显,而社会礼制的改革又使铜器的功能出现显著变化,从而共同造就铜器称名制度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众多全新的特点。本文即尝试以铜器称名中的前缀修饰语为切入点,来探讨"飤"、"饙"、"膳"...
关键词:飤器组铜器 称名制度 东周时期 
发展古人,启迪来者——胡小石《中国书学史》序被引量:2
《书法》2016年第7期68-71,共4页王立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读书时,游寿师赠我一本刚刚出版的《胡小石论文集》。游寿先生在文集的扉页上题道:"《夏庐师文集》,学生游寿时年七十八矣,往事如烟,正是江南桃李盛时,回首五十余年矣!"
关键词:胡小石 八十年代 盛时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史 一本 周代铜器 书学 抄法 书势 
皖南沿长江地区周代铜器研究被引量:6
《考古学报》2013年第4期469-500,共32页张爱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KG00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1YJA780002)资助
皖南地区据其山脉河流又可分为长江水系区和钱塘江水系区。黄山、天目山脉以北为长江水系,自西向东主要支流有秋浦河、梅埂河、漳河、青弋江、水阳江和姑溪河(姑孰溪)。黄山、天目山脉以南为钱塘江水系。此地出土周代铜器始于1959年...
关键词:皖南地区 长江地区 铜器 周代 长江水系 1959年 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山东长清石都庄出土周代铜器被引量:10
《文物》2003年第4期85-91,共7页昌芳 
1986年和1991年,山东省长清县万德镇石都和义灵关村发现一批青铜器。经调查,这些青铜器应为两座墓葬的随葬器物。出土器物有鼎、簠、簠铸有铭文。石都庄距仙人台仅10公里,再根据青铜器的形制及铭文等,为这两座墓葬同邿国葬地及与邿国的...
关键词:山东 长清县 石都庄 周代铜器 出土文物 考古研究 墓葬 铜鼎 
皇:太阳和君主
《咬文嚼字》1999年第3期19-20,共2页刘凌 
“皇”的金文字形作(?),下部是“土”字,上部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整个字形表示的是日出地面、光芒四射的景象。而“皇”字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君主”的意义有了不解之缘,周代铜器铭文中的“皇王”“皇君”“皇天王”等词语即为“君主”
关键词:太阳神 太阳崇拜 周代铜器 字形表示 古巴比伦人 双重性格 原始思维 形义联系 神权政治 殷墟卜辞 
乾陵无字碑被引量:1
《文史杂志》1998年第2期56-57,共2页杨正兴 杨云鸿 
关键词:无字碑 乾陵 女真族 女真文字 武则天 阿骨打 陕西省乾县 周代铜器 《周易》 新疆和田 
汇集陕西铜器精粹 展示周秦物质文明——评《陕西青铜器》一书
《文博》1996年第2期106-108,共3页石兴邦 王辉 
陕西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扈为夏之与国,崇为商之与国,证明其时陕西已是夏商的势力范围。西周、秦、汉,陕西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周是青铜时代,青铜器是其时物质的主要代表;汉代以后,铜器虽渐衰微,但关中乃王畿所在...
关键词:青铜器 物质文明 陕西 周代铜器 周秦 出土青铜器 青铜时代 铸造工艺 中国文明 势力范围 
周人不用日名说被引量:67
《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173-177,共5页张懋镕 
一早在宋代,青铜器研究者就注意到利用日名铜器来判别时代。如吕大临著《考古图》,于《庚鼎》、《辛鼎》、《癸鼎》云:"按史记夏商未有谧,其君皆以甲乙为号,则此三鼎疑皆夏商之器。"换言之,吕大临认为有无日名是夏商铜器与周代铜器的分...
关键词:商代铜器 周人 青铜器 夏商 周代铜器 甲骨文 殷人 文化制度 西周时期 氏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