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

作品数:1208被引量:3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文杨秋月李巍刘丽志韩冬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关于公安院校增设手语选修课的几点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0期198-199,共2页雷雨田 李欣遥 
聋人群体的语言研究对于开展聋人犯罪研究至关重要。学习手语技能对于实现犯罪提前预防,保障执法公正和提升警察社会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公安院校增设手语选修课从现实需求角度考虑,具有时代的必要性。本文重视手语课程增设的探讨...
关键词:公安院校 手语选修课 聋哑人 
聋哑人盗窃行为的犯罪动因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6期63-64,共2页刘思晴 李天歌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29013Z
在进入改革开放的这十几年间,我国除了经济繁荣以外,最鲜明的表现之一就是犯罪率逐年上升,不仅是健全人犯罪的数量变多了,聋哑人犯罪也逐渐兴起,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聋哑人的犯罪多是针对财产的经济型犯罪,盗窃、抢夺、抢劫...
关键词:聋哑人 盗窃行为 犯罪动因 
手语翻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缺陷及其完善——以上海为例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年第30期40-43,共4页杨雅婷 刘佳慧 刘文娟 欧凯钰 
手语翻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完善程度对于维护聋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手语翻译制度在立法上少且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致使手语翻译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手语翻译人员的地位不明确、聘请程序不规...
关键词:手语翻译 聋哑人 司法公正 
浅析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办理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6期79 87-79,87,共2页李芳华 
当前聋哑人犯罪呈高发态势,而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案件办理,并未出台具体的适用依据。如何进一步规范聋哑人案件办理程序,本文认为应该适用何种证据标准,如何保障聋哑人的权利,进而如何做好聋哑人犯罪预防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聋哑人犯罪 审查起诉 证据标准 
浅谈祁东聋哑人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5期89-90,共2页文秋菊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聋哑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聋哑人犯罪案件的打击处理率却降低了,这给社会、家庭均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严重地危害了社会治安,本文结合办案实践,提出一些打击处理、预防此类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聋哑人犯罪特点 存在问题 综合管理 
也论聋哑人犯罪刑罚的非必须减免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36期259-260,共2页高为民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聋哑人犯罪可以减免处罚,然而司法实践中的聋哑仅以生物特征为标准,有不尽合理之处。生理器官的障碍不是减轻责任的当然理由,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并经过专门机构的鉴定,才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对聋...
关键词:聋哑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行为能力 
共同关爱聋人 减少聋人犯罪——聋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思考被引量:5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9期195-196,共2页强维芳 
聋哑青少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多,严重地危害到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聋哑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其犯罪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提出了预防和减少聋哑人犯罪的措施,希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
关键词:聋哑人 犯罪成因 法制教育 
聋哑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困惑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0期194-194,196,共2页王志新 
本文从聋哑人医学及刑法上的定义入手,结合聋哑人犯罪的形成原因、组织形式、犯罪特点等,旨在总结办理此类案件经验的同时,探讨当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聋哑人 犯罪特点 司法鉴定 翻译 帮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