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区田

作品数:20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爱民魏永霞沈昌蒲刘福冯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双城市水务局更多>>
相关期刊:《黑龙江水利科技》《中国水土保持》《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吉林水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垄作区田水土保持效益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第4期227-231,共5页刘雨鑫 谢云 辛艳 王文婷 张珊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表过程模型与模拟"(41321001);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危险程度研究"(201501012);水利部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1261421610273)
[目的]研究垄作区田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发生溢流和损毁的情况和水土保持效益的变化,为实施垄作区田的适宜条件评价和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垄作区田和顺垄耕作实施不同雨强的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二者的产流产沙过程和水...
关键词:垄作区田 人工模拟降雨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效益 
垄作区田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及效益被引量:2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第2期189-190,共2页戈成国 许志勇 
从5个方面论证九三垦区垄作区田技术以及工程效益。
关键词:垄作区田 水土保持 效益 治理 应用 
鹤山农场跃进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年第3期190-191,共2页赵春辉 杨洪波 李雪萍 
跃进小流域属漫岗区,因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逐年恶化。通过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以垄作区、地下暗排系统及垡带等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 垄作区田 地下暗排系统 垡带 植物谷坊 
垄作区田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被引量:3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年第4期99-100,共2页赵岩 张志 
分析了垄作区田的效益,提出了实施垄作区田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垄作区田 水土保持 措施 
垄作区田的设计方法被引量: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583-585,共3页马永胜 魏永霞 冯江 魏天宇 
国家"8 63"计划项目 (2 0 0 2AA2Z42 51 - 0 1 )
垄作区田作为水土保持措施已在黑龙江省丘陵地区推广应用。由于垄作区田能拦截流失土壤和地面径流 ,其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十分明显。由于垄作区田能形成土壤水库 ,增加土壤湿度 ,因此具有节水增水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田设计方...
关键词:垄作区田 设计方法 土壤水库 水土保持 土壤湿度 半干旱地区 水土流失 
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节水灌溉》2004年第6期21-22,26,共3页魏永霞 张忠学 王立敏 王斌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2AA2Z4251)。
以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机械化暗式坐水点播技术+机械化苗期补灌技术+垄作区田保水技术"的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为基础,采用SAS统计分析方法,对水分(播种期坐水量和苗期补灌水量)、垄作区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产量与水分、区...
关键词:玉米 水分 垄作区田 产量 
有限供水和垄作区田的技术集成效应研究被引量:3
《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第4期61-63,共3页王斌 魏永霞 张忠学 王立敏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2Z4251)
在我国东北的半干旱地区,由于春旱造成的土壤墒情不足,严重影响着大田作物的发芽和出苗。进而严重地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坐水种是一种较好的抗旱播种方法,苗期补灌技术也是一种旱地农业生产措施,垄作区田不仅是一项水土保持措...
关键词:有限供水 垄作区田 技术集成效应 土壤墒情 
关于垄作区田的推广应用
《水利天地》2002年第9期24-24,共1页龙连木 孙伟 侯文鹏 
坡耕地垄作区田技术,是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天然小区测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在坡耕地上的一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成果,现已建立起数学模型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简单易行,省工省时,投资少,不另占耕地,...
关键词:坡耕地 水土保持 数学模型 生态效益 
坡耕地垄作区田技术应用被引量:2
《吉林水利》1999年第7期39-40,共2页张军海 尹家峰 孙传生 
关键词:垄作区田 坡耕地 垄向坡度 土挡 人工模拟降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不同坡度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保持水土 科学研究所 
坡耕地垄作区田挡距模型研究被引量:1
《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第2期91-93,共3页邓育江 
垄作区最佳挡距模型在垄向坡度<6°的坡耕地均可应用。该模型在2°、4°、6°坡上经模拟降雨试验,径流深减少32.8mm和183,侵蚀量减少15.6t/hm2和6.1t/hm2,土壤含水量增加28.5mm,玉米增产19...
关键词:坡耕地 垄作区田 垄向坡度 土挡距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