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事变

作品数:238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言弘李国宁刘庆楚何明栋龙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省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帝国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星光灿烂耀浙东——喜读《浙东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中国钱币》2002年第4期63-64,共2页盛观熙 
关键词:货币史 东区 宁波 世界 成立 区委 革命根据地 芦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发动 
陪都书法论被引量:3
《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47-51,共5页龙鸿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芦沟桥事变,表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从局部发展至全面,从此,进人了中华民族“运用全力抗战”的抗日战争时期,时势危及着南京政权。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了《迁都宣言》:“国民政府...
关键词:中国 统筹 宣言 规模 世界 重庆 发展 抗战 芦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武汉的民众动员和组织
《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3期7-9,共3页董必武 
武汉的重要性,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或军事上来看,都是很显然的.关于这点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有好多论文中都已指出来了.敌将松井在攻下南京后即大言不惭地说要抢夺武汉.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吞灭整个中国的计划中,把夺取武汉看作是一个坚...
关键词:武汉 抗敌后援会 日本帝国主义 芦沟桥事变 准备步骤 重要性 宣传周 计划中 武汉文化 政府领导 
中国抗日战争的几点思考——纪念“芦沟桥事变”60周年
《长白学刊》1997年第6期65-67,共3页杨耀文 苗润明 
中国抗日战争的几点思考——纪念“芦沟桥事变”60周年□杨耀文苗润明1937年7月7日爆发的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至今已60周年。“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征服中国的一个重要战争步骤,是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危亡...
关键词:日本帝国主义 芦沟桥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 几点思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人民 华民族 内外政策 抗日救国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新收获──喜读马加长篇小说《血映关山》
《满族研究》1996年第3期62-67,共6页刘秉山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新收获──喜读马加长篇小说《血映关山》刘秉山马加是东北作家群著名的作家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文艺的园圃中一直耕耘不辍,在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以神圣的责任感,把艺术的触角伸向自己经历过的难忘的民主...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长篇小说 日本帝国主义 新收获 毛泽东 民族解放 马加 延安精神 大生产运动 芦沟桥事变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
《前沿》1995年第8期43-44,共2页陆玉敏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场失败原因陆玉敏1937年“六六”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是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即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以芦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为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华东两个方向...
关键词:抗战初期 国民党战场 国民党军事战略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 芦沟桥事变 失败原因 国民党正面战场 消极抗战 杭州湾 
甘肃抗战事略被引量:1
《档案》1995年第5期39-40,共2页杨兴茂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陇原儿女奋起抗日救国,同全国人民一道宣传民众,支持前线,防特除奸,防空歼敌,为抗战胜利进行了英勇奋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甘肃革命史和世界...
关键词:甘肃 陕甘宁边区 额济纳旗 民族统一战线 日本帝国主义 兰州 国民党 芦沟桥事变 军事基地 民国日报 
百年之后祭甲午
《真理的追求》1994年第10期15-19,共5页黎巩之 
百年之后祭甲午黎巩之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到现在整整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的前五十年中,日本发动过两次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日本胜利,中国惨败;第二次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
关键词: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主和” 日本侵华战争 李鸿章 侵略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争开始 芦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丛书》序
《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5期150-151,共2页王充闾 
发生在沈阳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尤其是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昔日的一切,可谓“俱往矣”,但人民是不会忘记历史的,特别是东北人民,更不会忘记这段创巨痛深的历...
关键词:中国人民 中日两国 芦沟桥事变 史学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 日本人 反法西斯 革命战争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几个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51-55,59,共6页张钢杰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主要症结是关于以策的评判标准。政策是行动的准则,那么判定政策是根据见诸于文字的决议、宣言、讲话、文件呢?还是根据实际行动?这二者往往是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其根据不同,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国民党政府 对日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政权 蒋介石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内外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 抗战初期 芦沟桥事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