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学

作品数:122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蔡德贵岳广腾刘艳菲钟肇鹏杨朝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了我们的“鲁学”事业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3期16-18,共3页郑心伶 
全中国最坚固而多彩的鲁研阵地,除了北京鲁迅博物馆,无疑是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研究》从1979年创刊以来,未曾停止过,且越办越好。现已出版100辑了。值得庆贺。我是《上海鲁迅研究》顾问,略知其主要特色有如下五点:一、资料丰富扎...
关键词:上海鲁迅纪念馆 普及与提高 高格 鲁迅研究 现已出版 北京鲁迅博物馆 阵地 
巴蜀兴鲁学,异彩生光辉——论林如稷先生的文学贡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周文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伐政治宣传与‘革命文学’的兴起研究”(18CZW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著译文章生异彩,浅草沉钟放光辉:”这是1987年林如稷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艾芜为纪念老友写下的“两句话”。可能,在作家艾芜的心中,他最看重的是林如稷的文学创作、译作以及杂文等其他创作,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鲁迅而显得格外耀...
关键词:林如稷 鲁迅研究 沉钟 艾芜 文学贡献 文学青年 文学创作 文化语境 
轴心文明与齐鲁文化的多重意蕴被引量:3
《东岳论丛》2022年第9期137-145,192,共10页颜炳罡 
近四十年来,齐鲁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齐鲁文化究竟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相加的集合概念,还是自身统一的非集合概念?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齐鲁文化有四...
关键词:齐鲁文化 轴心文明 齐学 鲁学 非集合概念 主流价值 
论张恩和先生的鲁学与书法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104-112,共9页李继凯 牛瑞源 
作为新中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第二代”学人,张恩和先生继承了北师大学术前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方法,脚踏实地、注重史料,一生热爱并忠实于学术探索,以其坚韧的学术精神为建设巩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及鲁迅研究做出了坚实厚重...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学术精神 文化磨合 脚踏实地 
清儒段松苓杨峒合谱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1年第1期116-140,共25页刘国宣 
段松苓、杨峒俱为清代乾嘉时期山陈名儒,确守汉学家法,著述有成。惜乎人往风微,行实声名,渐趋幽霾。兹特鸠集遗文,钩稽故实,系以年月,纂为年谱。既尽表章幽隐之心,更为考论清代学术,稍备伐山采林之资,知人论世之用。
关键词:段松苓 杨峒 年谱 鲁学 清代学术 
“鲁学”北渐与齐鲁古道
《孔子研究》2021年第1期136-145,共10页刘冰莉 赵睿才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明清方志的莱芜谷道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9CDSJ20)的阶段性成果。
齐鲁大地,海岱之间,古道众多,但据严耕望先生考证"有东西两条重要之南北交通线",现代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此观点。春秋末发源于鲁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兴盛于齐,既而在西汉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显学。这一过程背后有很多因素,本文仅从儒...
关键词:“鲁学”北渐 齐鲁古道 孔子 孟子 
主持人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共1页朱崇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研究(简称"鲁学")的水平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研究范式。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思考:作为研究对象的鲁迅本身就身份繁复、博大精深,同时他与同时代人(包...
关键词:鲁迅研究 同时代人 鲁学 书写者 薪火相传 思路拓展 主持人 研究成果 
鲁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刍议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5期91-93,共3页马士远 
鲁学之名最初见于《汉书 儒林传》,西汉宣帝时期对鲁学所作的界定,局限在经学范围之内。如果按照现代思维进行循名责实,就会发现传统界定所存在的局限性。既然名称是鲁学,顾名思义,应该是鲁地的学问。那么,在经学系统之外,先秦两汉时期...
关键词:重新界定 鲁学 现代思维 循名责实 传统经学 儒林传 汉宣帝 字面意义 
鲁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刍议
《文史哲》2019年第3期115-129,168,共16页马士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尚书>学研究"(18ZDA245)的阶段性成果
广义鲁学的界定,借鉴狭义鲁学所持的基本标准,即鲁学是鲁人开宗立派的学问,是鲁地的学问。而所谓的鲁地,指春秋时期鲁国的势力范围,即《汉书·地理志》所说的鲁地的分野。广义的鲁学文献,覆盖经、史、子、集四部,而不再局限于经部。广...
关键词:鲁学 鲁学文献 鲁学源头 《孟氏易》 
论齐鲁之法理学
《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85-90,共6页喻中 
齐学与鲁学是传统中国的学问,法理学是现代学术分科体系中的一种。融会古今,融会这两种知识,从法律地理学的角度研究齐鲁之法理学,旨在重现齐鲁大地上曾经辉煌的法理之光。提出并论证齐鲁之法理学,不仅可以揭示齐鲁之学的一个维度,而且...
关键词:齐学 鲁学 法理学 儒家 法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