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囚

作品数:63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万安中刘家楠江涛毛晓燕张先昌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恤刑原则与录囚制度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7期48-48,共1页赵利君 
恤刑是慎刑思想的重要部分,即刑罚对于涉罪的老幼妇孕残等特殊群体,在审理中轻缓对待,在惩罚时予以减免。西周时期就有年幼儿童和老人违法犯罪可以减免刑罚的记载。秦汉时期的法律同样贯彻了老幼废疾恤刑原则,秦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可减...
关键词:恤刑 违法犯罪 刑事责任 慎刑思想 汉律 录囚制度 减免刑罚 羁押 
元代监察御史录囚问题研究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4期113-124,共12页展可鑫 
录囚是元代监察御史的一项基本职能。学界关于元代监察御史录囚皆为朝廷临时派遣、并非监察御史固有职能的观点值得商榷。通过细致考察制度规定和相关事例,可知监察御史录囚作为元代录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巡按录囚、与其他机构...
关键词:元代 监察御史 录囚 五府审囚 
贞观六年唐太宗纵囚事再议
《唐史论丛》2023年第1期157-172,共16页何静苗 
贞观六年(632)年末,唐太宗在录囚之际,命死囚近三百人暂且归家。翌年秋末,归家之囚依照约定悉数至狱,于是太宗下诏予以赦免。白居易将唐太宗贞观纵囚之举视为太宗的德政,在《七德舞》诗中大加赞赏[1]。欧阳修则作《纵囚论》予以贬斥,认...
关键词:唐太宗 录囚 历史场景 欧阳修 赦免 道德价值观 逻辑推演 主观色彩 
古代司法制度中“恤刑”主义的体现、作用及当代意义被引量:1
《社会科学动态》2022年第3期28-34,共7页顾彧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罪名研究”(HJ2021D05)。
恤刑制度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对特定群体犯罪和囚犯适用的矜恤宽宥政策总称。恤刑制度的思想起源于明德慎罚、民本思想以及儒家的仁爱思想,适用对象包括老幼妇笃疾和狱囚。古代司法制度中赎刑、录囚、赦宥、存留养亲等制度均以恤刑思想为...
关键词:恤刑主义 赎刑 录囚 赦宥 存留养亲 
辽兴宗时期赦宥微探
《今古文创》2021年第41期52-54,共3页毕士权 
辽兴宗在位二十五年,实行了八次大赦和数十次其他等级的赦、赎、减、释等赦宥措施。其时出现频繁的赦宥局面并不突兀,是辽代对中原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不断吸收融合的结果。以辽兴宗为代表的统治者在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不同...
关键词:辽兴宗 儒家思想 赦宥 录囚 大赦 
叩阙与录囚:古代冤案昭雪镜鉴
《检察风云》2020年第21期76-77,共2页宋伟哲 
自古以来,冤假错案一直是摆在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古人为了预防与纠正冤假错案,设计了一系列制度,它们大致可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脉络,即叩阙和录囚。上自天子,中及百官,下至贫民,都可以在这两套冤案昭雪机制中找到自...
关键词:司法工作者 冤假错案 法律智慧 录囚 全民参与 冤案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内涵与法治宁波建设被引量:1
《宁波通讯》2020年第15期76-76,共1页华建新 
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
关键词:法治思想 法治价值 冤假错案 录囚 明弘治 南直隶 王阳明 思想探索 
汉代“诣阙讼冤”研究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13-23,共11页涂盛高 
“诣阙讼冤”源远流长。原始时代,有“明台”“衢室”“欲谏之鼓”“诽谤之木”等讼冤方式,周朝有路鼓、肺石制度,用于贫苦而告状无门之人讼冤于周王,春秋战国时期,有“啧室之议”“下令求谏”“不毁乡校”等形式表达冤情、申诉冤案。...
关键词:“诣阙讼冤” 冤案 冤情  录囚 省章及面见 
汉代君主录囚之本质
《法制博览》2018年第22期88-89,共2页赵蕊 
录囚制度始于汉,终于清,历朝历代君主无不践行此制度,史书中多有"录囚徒,举冤狱"的表述。然君主录囚之本质,绝不能简单地根据其字面意思来理解。从史料看,君主录囚既无固定时间,录囚对象也十分局限,录囚方式也较为随意,其平反冤狱的效...
关键词:君主录囚 消灾固权 
中国古代录囚制度浅探
《法制博览》2018年第21期177-177,共1页陈倩 
录囚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常用的平反冤滞、借以体现慎刑思想的法律制度,自汉朝定制成型之后,历朝统治者均极为重视,在封建后期更发展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会官审录制度。录囚制度设计初衷固是为了平反冤狱,缓解社会矛盾,然而其对我国...
关键词:平反冤滞 司法擅断 未决之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