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壳

作品数:271被引量:304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翟明国许文良韩宝福杨德彬王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矿物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利国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动力学意义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56-,共1页孙赛军 孙卫东 杨晓勇 王光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90374;41121002)
克拉通是地球岩石圈最稳定的部分,常可以稳定存在数十亿年,华北克拉通作为古老的太古宙克拉通之一,保存了3.8 Ga的古老地壳。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克拉通不同,华北克拉通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即去克拉通化),即从古生代大于200 km...
关键词:克拉通 中酸性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太古宙 岩石圈 陆壳 化学侵蚀 埃达克岩 锆石年龄 最后一次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霍邱杂岩岩石成因及BIF成矿作用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531-,共1页刘磊 杨晓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2CB416602)
<正>发育大量BIF铁矿的霍邱杂岩中含有大量的>2.6 Ga的岩石,很少有2.6~2.5 Ga的记录(Wang et al.,2014;Liu et al.,2015;Liu and Yang,2015),而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广泛发育2.6~2.5 Ga的岩石(如TTG片麻岩)。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在2.8~2...
关键词:杂岩 华北克拉通 BIF 霍邱 岩石成因 陆壳 新太古代 同位素研究 榴辉岩 成矿物质来源 
含水玄武岩体系角闪石/熔体NbTa分配:对弧岩浆演化和大陆壳形成的制约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664-,共1页李立 熊小林 
<正>铌钽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别是Nb/Ta比值的变化对于研究壳幔分异和大陆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岛弧玄武岩的Nb/Ta比值约在15~16(Munker et al.,2003;Munker et al.,2004),而全大陆地壳为12~13(Barth et al.,2000),因此在弧岩浆的结晶过...
关键词:NbTa 岩浆演化 大陆壳 地球化学行为 地壳岩石 榴辉岩 分配系数 结晶过程 大陆地壳 金红石 
囊谦盆地富碱侵入岩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445-,共1页许岳 毕献武 胡瑞忠 陈佑伟 胥磊落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批准号:41130423)
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铜矿带是藏东最重要的铜矿带之一。位于该带北部的囊谦盆地,坐落于玉龙斑岩铜矿带东部100 km处。最近该盆地内发现有长英质侵入岩体。玉龙铜矿是中国最大的斑岩型铜矿之一,赋存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过铝质、埃...
关键词:囊谦 侵入岩 斑岩体 构造环境 走滑断裂 羌塘 达克 陆壳 地壳物质 铝质岩 
西藏纳屋错地区闪长玢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609-610,共2页石楠 周新 何建娟 
西藏1:5万纳屋错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1121247)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蛇绿岩及混杂岩带,其东西延伸达2000余千米。由于该结合带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因此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的蛇绿岩套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周详等,1987;四川省...
关键词:闪长玢岩 蛇绿岩套 结合带 构造演化史 班公湖 碎屑锆石 陆壳 环带结构 等时线 测年 
赣南铁山垅含钨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矿物学报》2013年第S2期16-17,共2页李光来 华仁民 韦星林 王定生 黄小娥 周龙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7CB41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3035;4130205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7-1112-7);博士启动资金(DHBK201120);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NRE1112)
大量研究显示,赣南及南岭其他地区的大规模钨成矿作用,主要是与演化程度较高的燕山期陆壳重熔型(相当于S型)花岗岩有关。本文以赣南于山矿集区的铁山垅花岗岩体为代表,讨论这类花岗岩的演化及与钨富集成矿的关系。铁山垅花岗岩岩体,分...
关键词:花岗岩类 演化程度 二云母花岗岩 花岗岩体 黑云母花岗岩 陆壳 交代作用 流体相 燕山期 矿集区 
陆壳多次重熔的成岩、成矿作用——以甘肃中川岩体为例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09年第S1期53-53,共1页李宏卫 陈国能 娄峰 唐煜坤 付潮罡 胡文烨 许冠军 
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编号20070558033)
关键词:中川岩体 成矿作用 原地重熔 黑云母花岗岩 陆壳 岩浆系统 燕山早期 印支期 同位素年龄 成岩 
陆壳大规模熔融的成矿作用及华南的找矿战略被引量:1
《矿物学报》2007年第z1期5-6,共2页陈国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24);中山大学科学基金项目(1131223)
  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绝大部分矿床形成于中生代的"大规模成矿"或"爆发成矿"过程(毛景文等,1999).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大规模成矿"或"爆发成矿"作用?……
中国38亿年古陆壳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被引量:4
《矿物学报》1996年第4期410-415,T001,共7页鲍学昭 陈松年 李忠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02021
本文从锆石晶体形态、环带及晶体从核部至边缘的成分演化等特点,论述了中国最老(38亿年)两个锆石样品的岩浆成因属性,并发现它们的母岩在成因上存在差异;鞍山花岗靡棱岩是地幔或地幔来源为主的花岗质岩石,而冀东铭云母夕线石英岩...
关键词:锆石 晶体形态 成因矿物学 古陆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