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模式

作品数:119被引量:817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师春香韩帅梁晓刘晓东朱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原气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CC_AVIM陆面模式不同土壤垂直离散化方案对土壤水热输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24年第2期303-317,共15页刘子莎 吕世华 胥朋飞 包逸群 游辉奇 杨凡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5080);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专项(CXFZ2022M001)。
陆面模式中的土壤如何分层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认为在受大气—地面界面影响较大的土壤表层应该细分,土壤越往深层,土壤层厚度的分层可以相应加大。已有研究表明:在不同天气和气候积分条件下,土壤厚度在根带以下,其对模拟结果有不同的影...
关键词:土壤分层 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 土壤水热 
黄土高原不同作物下垫面陆气水热交换的模拟研究
《高原气象》2023年第3期671-686,共16页晋伟 奥银焕 文小航 李照国 孟宪红 李江林 赵刚 邓明珊 谢丽君 陈自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14);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JR10RA070,22JR5RA048);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QCH2019004)共同资助。
黄土高原农田种植结构的改变对陆面能量和水分交换、区域蒸散发等产生影响,不同作物下垫面复杂的水热耦合机制在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陇东黄土高原2019-2021年共计34个月的观测数据,结合耦合了作物模块的通用...
关键词:CLM5.0陆面模式 不同作物下垫面 蒸渗仪 土壤温湿度 地表能量通量 
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青藏高原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分布及变化特征被引量:6
《高原气象》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王树舟 马耀明 吴文玉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5156,91837208)。
利用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数据集作为大气强迫场,驱动修改了热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后的NoahMP陆面模式进行了2000-2018年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用野外观测资料校验模拟结果后,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SH)、潜热通量(LH)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关键词:青藏高原 感热通量(SH) 潜热通量(LH) 数值模拟 
基于CLM4.5的高寒草地辐射收支和水热交换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22年第1期107-121,共15页吴笛 胡泽勇 付春伟 王树金 樊威伟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372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1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1)。
利用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本部BJ观测点2014年6-8月的近地层观测资料,结合CLM4.5陆面模型,探究空气动力学粗糙长度、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和热力学粗糙长度参数化方案的改变对陆面能水平衡的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且探讨了粗糙...
关键词:陆面模式 辐射收支 水热交换 粗糙度 植被参数 
陆面模式砾石参数化在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中的应用及检验被引量:10
《高原气象》2020年第6期1232-1245,共14页马翠丽 吕世华 潘永洁 张少波 李照国 姚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07,4177501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103)。
考虑砾石(砾径大于2 mm)对陆面过程的作用,利用青藏高原玛多站实测资料检验陆面模式砾石参数化方案对BCC_AVIM陆面过程模式土壤水热模拟的影响。结果发现,砾石改变了土壤质地的组成,造成土壤中水热基本参数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导水率和...
关键词:砾石参数化 BCC_AVIM陆面模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GLDAS资料驱动的Noah-MP陆面模式青藏高原地表能量交换模拟性能评估被引量:15
《高原气象》2020年第3期486-498,共13页胡伟 马伟强 马耀明 谢志鹏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70301,XDA2006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650,91637312,91637313,41661144043和91737205);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701);科技部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19)。
使用Noah-MP陆面模式,在GLDAS数据的驱动下,对青藏高原不同区域6个观测站点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进行了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默认参数化方案选项模拟的感热通量除在珠峰站冬春季偏高而夏秋季偏低以外,在其...
关键词:青藏高原 Noah-MP 能量交换 参数化方案 
考虑碳氮水过程的动态根系方案在陆面模式SSiB4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被引量:4
《高原气象》2020年第3期511-522,共12页张一帆 缪昕 郭维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75)。
根系是植被重要组成部分,根系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根系吸水量改变土壤湿度,进而影响土壤蒸发等物理过程及植被蒸腾、光合作用等生化过程,最终改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水热循环。本研究考虑土壤水分胁迫及土壤养分(氮)胁迫,模拟根系碳...
关键词:动态根系方案 陆面模式 土壤湿度 地表水热通量 二氧化碳通量 
陆面模式CLM4.5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交换模拟性能的评估被引量:27
《高原气象》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谢志鹏 胡泽勇 刘火霖 孙根厚 杨耀先 蔺筠 黄芳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2;91537101;41661144043;91637313);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1)
利用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一个完整年的观测资料,对陆面过程模式CLM4.5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高寒草甸下垫面地表能量交换的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模拟结果表明,CLM4.5能够较好的模拟高原春...
关键词:青藏高原 CLM 陆面过程 辐射收支 水热交换 反照率 
青藏高原极端气温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被引量:8
《高原气象》2016年第3期574-589,共16页肖林鸿 高艳红 Chen Fei 许建伟 李凯 李霞 蒋盈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37105,91537211,41322033);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56004)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作为边界条件,基于耦合陆面模式Noah-MP的区域气候模式WRF在东亚区域进行了动力降尺度模拟(简称WRF2),对比格点观测资料,评估了动力降尺度对青藏高原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在此控制试验基础上,分别将WRF的...
关键词:动力降尺度 极端气温 边界条件 陆面模式 
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对改善陆面模式模拟能力研究进展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16年第1期260-276,共17页尹继福 郑有飞 詹习武 吴荣军 刘吉成 方莉 关福来 姚树然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AMF201305);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HRM201201);中国气象局高原气象开放实验室基金(LPM201302);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49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2B04-03)
利用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改善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是目前提升干旱监测水平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通过介绍现阶段几种典型陆面模式和同化方法,回顾了地表类型、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
关键词:数据同化 极轨卫星产品 陆面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