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诈骗

作品数:224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永峰王健米强曹万鹏罗云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手机短信诈骗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16期74-75,共2页米强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诈骗形式,具有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广,手段多样等特点,并且治理难度大,已经严重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本文将对短信诈骗...
关键词:短信诈骗 手机短信 诈骗形式 
诈骗罪停止形态辨析——对詹某等诈骗案的案例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6期75-76,共2页杨慧 
短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行为,其犯罪形态成为实践中认定的难点,本文试图对利用手机群发诈骗短信骗取款项,因逃避侦查丢弃银行卡而未实际取出的案件进行分析,认为行为人为了逃避侦查丢弃银行卡后,并未实际取得卡内款项的只能认定为未遂。
关键词:短信诈骗 停止形态 失控说 未遂 
关于短信诈骗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15期80-81,83,共3页聂晓方 
近些年来,手机短信诈骗的案件开始由最初沿海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从某方面暴露出我国法律在相关规定和执行上的缺失。尽管公安机关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但是其犯罪形式却更加多样,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社会危害程度更加...
关键词:短信诈骗 制度缺陷 治理对策 
对短信诈骗犯罪定性与证据审查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年第26期135-136,共2页程建 朱赟 王春丽 
手机普及和短信火爆,催生催旺了被称为"拇指经济"的新产业。但同时由于手机、电脑、银行卡等高科技产品的诞生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提供了一个隐身作案的电子平台,手机短信诈骗等新类型犯罪形式现已屡屡出现。本文试从检察机关审查、判断...
关键词:短信诈骗犯罪 定性 证据审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