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

作品数:2294被引量:228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志祥赵秉志陈洪兵陈洪兵周光权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微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苦打哈 刘静虹 
当前,我国刑事立法进入微罪时代,而我国刑法对微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仍采取普罚制,该做法不但与国内立法趋势、司法实践严重不符,而且处罚范围过大,易造成罪责刑不等不良后果,因此,亟须重新审视微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研究认为,为顺...
关键词:微罪 预备犯 中止犯 未遂犯 处罚范围 
轮奸的教义学新解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5年第1期44-56,共13页马荣春 
轮奸一直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同时又富有理论与实践价值。强奸是否亲手犯以及是否复行为犯从根本上影响了轮奸的认定而需予以铺垫性解答。不能从奸淫行为本身的不可替代性甚至在强奸罪与强制猥亵罪的对比中,得出强奸...
关键词:轮奸 强奸罪 情节加重犯 轮奸未遂 因果性 
代持型受贿罪既未遂的认定研究
《争议解决》2025年第2期286-290,共5页何跃 
本文深入研究代持型受贿罪,其行为隐蔽、涉及财物多样,导致既未遂认定困难。针对现有判断代持型受贿罪既未遂学说之困境,文章倡导采用“实际控制说”。“实际控制说”具有显著优势,它契合受贿罪本质,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还能增强司法...
关键词:代持型受贿罪 实际控制说 既未遂认定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性质认定新论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刘恒源 
国内外关于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已有较多讨论,存在未遂犯说、中止犯说、折中说等代表性学说,但既有的各种学说均有一定缺陷。限定中止犯说通过犯罪手段的变更对犯罪中止的成立加以限定,可以平衡判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内在理据上,应当认可...
关键词:放弃重复侵害行为 未遂犯说 中止犯说 折中说 限定中止犯说 
代持型受贿既未遂新论——相对控制说的提出与证立
《法学家》2025年第1期69-83,192,193,共17页孙国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监察法与刑法衔接问题研究”(20BFX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而不收”的代持型受贿是新型、隐性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代持型受贿的刑法性质尤其是既未遂的认定,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实务中认定不一。代持型受贿的刑法应对,需要跟进的不是立法而是刑法的解释。一方面,代持型受贿既未遂的标准...
关键词:代持型受贿 受贿既遂 受贿未遂 相对控制 
污染环境罪未遂的理论探讨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5年第4期46-48,共3页杨长昆 
本文基于国内外未遂犯罪理论,探讨污染环境罪未遂的法理争议,分析中国、德国和日本的不同观点。比较主观未遂论和客观未遂论,提出未遂犯的处罚应结合行为自身客观危险性和结果的危险性,并建议未来立法进一步明确污染环境罪未遂的认定标...
关键词:污染环境罪未遂 未遂犯罪理论 处罚依据 
税西恒:从“未遂刺客”到水电先驱
《名人传记》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肖伊绯 
1927年6月23日晚7点,上海四马路上的老牌西餐厅“一枝香”里觥筹交错,喧哗依旧。在一片浓郁的咖啡与蛋糕香味里,一帮西装革履的中青年学者正在举办一场学术活动--中国工程学会上海分部的常规会议。
关键词:中青年学者 学术活动 四马路 西餐厅 中国工程学会 一枝香 
关于陷害教唆行为可罚性的思考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9-72,共4页王文龙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B22FX002)。
理论界对陷害教唆问题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当前理论界界定的陷害教唆概念并不妥当,达成统一概念是研究陷害教唆行为可罚与否的基础。同时,因陷害教唆行为常与教唆未遂、未遂教唆、诱惑侦查等相似行为混淆,在讨论陷害教唆行为可罚性之前,...
关键词:陷害教唆 未遂教唆 教唆未遂 可罚性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危险
《创意世界》2024年第12期94-94,共1页欧攀 
从1952年到1953年,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警察调查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谋杀和谋杀未遂案件,这些案件虽然彼此无关,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铊中毒。当时,铊的风险是众所周知的。铊的毒性秘密在于它与钾的结构相似。钾是一种帮助调节体内液体、引发...
关键词:化学元素周期表 澳大利亚悉尼 肌肉收缩 神经信号 铊中毒 未遂 谋杀 结构相似 
结果加重犯未遂辨析与匡误
《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126-133,共8页张建军 
甘肃省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专项“甘肃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研究”(23JRZA382)。
我国学者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形态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先后提出了全面否定说、全面肯定说和部分肯定说等不同的学说,但这些观点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否定说在理论上难以自洽,且有将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相混淆之嫌。作为加重的犯罪构成情...
关键词:加重结果犯 基本犯 犯罪未遂 犯罪成立 犯罪既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