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解读

作品数:299被引量:30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尚必武王莹何林牛文浩杨桂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和谐共生的终极探求——《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生态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11期38-41,共4页郭琳 
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国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2017SJB0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是多丽丝·莱辛最典型的生态警示录。本文将从生态伦理学批评视角解读其中体现的思想和智慧,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和世界、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生态伦理学 强者与弱者 
美剧《复仇》之文学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第4期57-59,共3页彭一凡 
美剧《复仇》(Revenge)改编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大仲马的复仇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和原著相同,复仇和爱情是贯穿全剧的鲜明主题。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斯芬克斯因子在剧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揭...
关键词:《复仇》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结 
疯狂的母爱——冬安居短篇小说《母爱》之文学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9期16-18,共3页吕卫清 
“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最感人的爱也是母爱”,这种母爱神话的观念像毛细血管般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末端,规训着母亲们的意识和行为。但是,当生活的重压使母亲失去了自我时,沉默的母亲便走向了疯狂——以母爱之...
关键词:母爱 疯狂 自然现象 文明产物 
福斯特《离开克罗诺斯之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穆婷 
上海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基金资助;编号:1K-00-305-004
福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学界对他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以他的短篇小说《离开克罗诺斯之路》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方法,对这篇小说中所反映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
关键词:福斯特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道德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2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刘家妠 
在爱丽丝·门罗的作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为成长期的女孩们和女人们提供了道德上的指引。这部作品刻画的人物与所描绘的事件之中包含了深刻的伦理意义。本文旨在发现并分析小说中人物自身、人物之间以及人...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 爱丽丝·门罗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 伦理冲突 伦理责任 
《呼啸山庄》中爱情观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6期74-75,共2页张小华 
给艾米莉带来巨大声誉和争议的作品《呼啸山庄》,着力讲述了一个扭曲的、狂风暴雨般的爱情故事。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批评视角出发探讨了作品所体现的爱情伦理观。研究发现故事中存在两种爱情模式:"现实中的爱情"和"真空里的爱情"。前一...
关键词:《呼啸山庄》 爱情观 伦理线 伦理结 
《牛人》主题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3期87-89,共3页吴辻 
中岛敦的《牛人》取材于中国的《左传》,但是却创造了一个与《左传》完全不同的文学世界。在《牛人》中,作为家臣的庶子竖牛,在取得父亲叔孙豹的信任后,通过离间,使其先后失去两位嫡子,而最后,同样是因为竖牛的恶意,叔孙豹被活活饿死。...
关键词:《牛人》 主题 《左传》 伦理学 世界的冷酷恶意 
海蒂的悲剧与自然生态失衡——《亚当·贝德》的生态伦理学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9期98-99,112,共3页周晓红 
郑州轻工业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的生态伦理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XJJ004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批评也方兴未艾,但将生态批评与伦理学结合起来进行文本解读的还不多。因此本文试从生态伦理学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持续关注。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艾略...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文本解读 生态失衡 亚当 自然 悲剧 维多利亚时期 生态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