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坝遗址

作品数:40被引量: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卫东林向谢振斌周科华龙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观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文物》《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四川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四川宣汉县罗家坝遗址2015~2016年度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12
《四川文物》2018年第4期5-17,F0002,共14页陈卫东 郑万泉 赵建 廖建尧 杨毅 冉兢 袁磊 安普义 李韬 龙兵 代兵 郑喆轩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首次发现连续堆积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清理灰坑69个,出土大量陶、石器。此次发掘完善了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对构...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细石器 嘉陵江 
罗家坝遗址史前考古学文化源流蠡测被引量:3
《四川文物》2018年第3期33-37,共5页李水城 
川渝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研究初步构建于20世纪90年代,在空间上可大致分成五个文化圈。其中,川东北文化圈所在的嘉陵江流域在沟通南北文化交往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直相对薄弱,致使此区域的史前文化面...
关键词:川渝地区 罗家坝遗址 嘉陵江流域 史前文化 文化源流 
宣汉罗家坝遗址M33的年代与墓主社会地位被引量:9
《四川文物》2018年第3期52-67,共16页向明文 
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宣汉罗家坝M33是一座典型的巴蜀文化墓葬,该墓包含了楚文化、中原文化、燕齐文化等多种外来文化铜器。在讨论了中赵甫墓、大黑汀M1、相家庄M6、辛店M2等相关典型墓葬年代的基础上,指出诸外来铜器年代最早者可到春秋晚期,最晚者为战国中...
关键词:罗家坝M33 年代 社会地位 巴蜀文化 
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被引量:4
《四川文物》2018年第1期89-94,共6页陈卫东 赵宠亮 
2017年11月25日至26日,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宣汉县召开,与会代表以罗家坝遗址及出土文物、巴蜀文字、周边区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巴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等为主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代表们在广泛的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之上,形成...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巴文化 巴蜀文字 
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锈蚀研究与保护修复被引量:7
《四川文物》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谢振斌 樊斌 冯陆一 
为保护修复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采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扫描电镜、金相分析等现代仪器对锈蚀物成分、部分青铜残片的成分及金相结构进行分析,剖析锈蚀物的产生原因。根据器物的锈蚀特征和文物保护要求,针对性地实施清洗、除锈、修...
关键词:罗家坝青铜器 锈蚀物 修复 保护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被引量:8
《四川文物》2009年第4期3-14,F0002,I0001-I0004,共17页陈卫东 何振华 王鲁茂 袁书洪 张怀江 
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城北约46公里处,1999年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座、房屋基址1座,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100多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东周时期遗存。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考古发掘 嘉陵江流域 巴文化 
罗家坝遗址笔谈被引量:12
《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12-20,共9页徐光冀 高炜 王仁湘 高大伦 段渝 林向 宋治民 江章华 李昭和 陈显丹 张肖马 陈祖军 马幸辛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罗家坝 ,是 2 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巴文化遗址。 1 999年和 2 0 0 3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共清理墓葬 39座 ,出土铜器、陶器、骨器、玉石器等遗物 1 0 ...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四川 巴文化 地理位置 罗家坝大墓 青铜器 
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又获重大发现
《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39-39,共1页
2003年3月15日至6月中旬,为制定罗家坝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1999年之后对宣汉罗家坝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个。出土青铜器100余件,完整...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文物考古工作 墓葬 陶器 青铜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