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戳

作品数:3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集邮》《收藏》《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过限量 不准进口”的退件封
《上海集邮》2019年第11期44-44,共1页武玮璘 
这是一件盖有“超过限量 不准进口”戳的退件封(如图)。寄信人是香港一位名叫李堂的集邮人,收信人是浙江瑞安一所中学的谢小林老师。信封正面贴1枚50分香港邮票,销有带有平行波纹线的日戳,看不清日期数字,但封背右下角见有“8/7”字样,...
关键词:进口 落地戳 香港 浙江 信封 集邮 邮票 日戳 
形似笔头的退件戳
《上海集邮》2019年第11期44-45,共2页吴世军 
如图是一枚由沈阳寄上海的广告封,左下角盖邮资机符志,仅见日戳部分下方的“沈阳大件”“AA36”字样。邮件于2004年1月11日到达上海,盖黑色落地戳“上海2004.01.11.09新华路15”。
关键词:形似 邮资机符志 上海 落地戳 沈阳 字样 日戳 
定海“大衜头”代办所
《上海集邮》2019年第8期44-44,共1页华锦欣 
2018华宇秋拍中,有舟山"大道头"邮政代办所寄台北实寄封,值得品味。此封为西式航空封,贴上海大东版国内信函资费银元单位票,销"浙江定海/卅九年三月三十/大衜頭"(1950.3.30)三格式实线戳(图1),背有台北同年4月12日落地戳。邮戳中的"大衜...
关键词:定海 代办 实寄封 三月三 落地戳 古体字 台北 大道 
我珍藏的陆军军官学校实寄封
《黄埔》2018年第3期81-86,共6页单补生 
集邮界流行一句话——“集邮不集封,到头一场空”,这里所说的“封”是实寄封,是指经过邮政寄递的信封(即信函封套)。信封经过通信实寄后,上面常盖有投递、落地等各种戳记,可以记录一个信件由甲地到乙地的邮寄时间,是考证邮路历...
关键词:实寄封 军官学校 陆军 珍藏 落地戳 文化名人 抗美援朝 研究人员 
身背11戳的“游子”回家记
《集邮博览》2017年第11期61-61,共1页王正阳 
2017年第8期《集邮博览》的“戳趣园”曾介绍过一枚盖销有两枚落地戳的邮品,比较有意思。而我最近则收集到一枚盖销有11枚戳记的明信片,这枚明信片在约15公里的直线距离内“邮走”了11天,相比之下似乎更有趣味。2017年8月3日是今年集邮...
关键词:《集邮博览》 回家 游子 纪念邮戳 明信片 落地戳 会员 邮品 
一件民国官封,一段海上丝绸之路旧闻
《集邮博览》2017年第7期42-43,共2页张益茂 
1.一件偏远小地名官封 2016年年初,笔者在拜访一位收藏界朋友时,从他藏品集中发现一件民国时期广东偏远小地名官封(图1),尺寸较大,令人眼前一亮。此封寄于1937年,贴民国烈士像邮票一分21枚,符合外埠双挂号邮资,销1937年4月1...
关键词:民国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 1937年 旧闻 收藏界 落地戳 地名 广东 
也谈落地戳盖在哪里好
《集邮博览》2017年第5期112-112,共1页杨启国 
2017年第三期《集邮博览》刊登了《落地戳盖在邮品正面会更好》一文,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先从落地戳的意义说起。在传统书信时代,落地戳是邮政责任的印记。
关键词:落地戳 《集邮博览》 邮品 
落地戳盖在邮品正面会更好
《集邮博览》2017年第3期76-76,共1页张喜武 
多少年来,落地戳一直是盖在封、片、卡等邮品的背面。最近,长春市职工集邮协会的赫建邮友提出,应该把落地戳盖在邮品的正面。我本人也非常赞成这个建议,因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这是一种创新,还能适应快捷工作(不用翻到背面...
关键词:落地戳 邮品 集邮协会 集邮活动 工作效率 长春市 背面 邮友 
落地戳是20年后补盖的
《集邮博览》2016年第10期59-59,共1页董鑫林 
今年5月,阅读完《集邮博览》上付家煌先生所写《两枚“迟到”20年的实寄封》文章后,我曾向编辑部投稿,表达了我的观点:落地戳是20年后补盖的。第7期《集邮博览》上,又发表了吕维邦先生的《对〈两枚“迟到”20年的实寄封〉一文之解析》...
关键词:实寄封 集邮博览 文中 下角 回收公司 收信人 字印 处敬 工业学校 物资管理部门 
北京支局早期的过机日戳
《集邮博览》2015年第10期63-63,共1页范世富 
最近,在整理集邮封片时发现了一枚早期信件,信封背面盖有北京10支局过机水波纹落地戳,为右位日戳,左位六条水波纹线由二部分组成,属自动化日戳一种。此戳很小,戳面直径只有20毫米,是一枚无格式小圆戳,上排“北京”,汉文右读,...
关键词:“北京” 日戳 早期 落地戳 自动化 水波 集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