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诺夫斯基

作品数:319被引量:78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铭铭惠嘉陶思炎徐新建谢燕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4期131-132,共2页王燕彬 
长期以来,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史形象被片面地固定在他的“参与观察”田野方法上,这种田野方法被认为是停留在朴素的经验层面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马林诺夫斯基主导的现代人类学革命的意义完全被局限在其对田野方法的创新之上。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现代人类学 参与观察 学术史 田野 
集市的人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141-142,共2页宋靖野 
作为一项经典的人类学议题,集市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本文将以民族志为线索,梳理20世纪西方人类学集市研究中的三种主流范式。内部视角:集市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现代人类学对于“经济”问题的关注可以直接追溯...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人类学研究 现代人类学 民族志 西方人类学 集市 主流范式 内部视角 
互联网民族志:媒介化的日常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9期158-158,共1页曹晋 
互联网民族志受到文化人类学、科学技术社会研究、社会学等传统的影响,对凝结于互联网上的社会关系进行考察,这一研究路径拓展了传统的传播民族志研究方法,研究视野从线下的在场社会链接到了线上的网络社会。作为研究方法,它继承了马林...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科学民族志 实验民族志 文化人类学 日常生活 互联网 媒介化 解释人类学 
江村研究的意义与反思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6期131-133,共3页王莎莎 
江村在世界及中国人类学、社会学史上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村落。我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36年夏在此进行了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并写作了《江村经济》。他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评价“这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应用社会学 《江村经济》 中国人类学 社会学史 江村研究 田野考察 文野之别 
江村调查: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125-126,共2页周晓虹 
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成为马林诺夫斯基所言的“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一里程碑事件所具有的意义是双重的:其一,就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而言,江村调查迈出了人类学跨越“文野之别”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江村经济》 江村调查 社会学中国化 社会科学 博士论文 文野之别 里程碑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