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虹

作品数:147被引量:2894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态文化反哺社会变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科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叙事
《浙江学刊》2025年第1期24-34,239,共12页周晓虹 彭圣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23ASH001)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NJU-ZYR-01005)支持。
对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呼唤意味着将作为研究客体的中国转化为研究主体,是破除西方社会科学知识霸权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基本动因和理论资源的角度,梳理并整合了既有的主体性论述,将其概括为历史主体性和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主体性 历史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 文明主体性 
学术期刊对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以社会学学科为例
《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1-27,155,156,共19页周晓虹 
学术期刊和图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布和传播科学发现或学术见解的两种主要途径。同人文学科相比,除了社会科学更依赖学术期刊发布自己的知识成果外,期刊对学科发展还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意义:它表征了一学科的存在理由,也体现了学...
关键词: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学科表征 学术精进 学术共同体 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锻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91-93,共3页周晓虹 
社会学在中国的知识之旅,始自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这一发展单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两大向度:其一,这一源自西方的知识体系进入中国,获得了知识界的接受与吸纳,除了在现代中国的知识和学科体系中确立了社会学的地位外,也从不...
关键词:近代思想家 知识社会学 学科体系 知识界 向度 文明古国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锻造——一种知识社会学的本土解读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16-31,共16页周晓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项目编号:23ASH001);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JU-ZYR-01005)的阶段性成果。
从思想或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入手,马克思、舍勒和曼海姆等人缔造的知识社会学确立并有效扩展了自己的全部叙事框架。在此基础上,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新知识社会学,强调了知识与诸种地方情境和人群共同体、知识与权力及知识与纸...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 社会学的矛盾性格 牧师与先知 费孝通 
这世界,其实就是一场婚礼——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研究路径被引量:2
《社会学评论》2024年第4期5-30,共26页周晓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23ASH001);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NJU-ZYR-01005)。
欧文·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曼福德·库恩的结构角色论和布鲁默的过程角色论的兼容并蓄,戈夫曼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汲取各方所长,创设了影响深远的拟剧理论。最早阐释这一理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关键词:戈夫曼 拟剧理论 印象整饰 污名整饰 定性研究方法 
理解与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五大向度
《新华文摘》2024年第15期6-9,共4页周晓虹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影响到当代中国繁荣富强、幸福安康,而且关涉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经180多年的磨难与奋斗,最终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转型,在当代及未来持续成为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巨大影响的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幸福安康 现代文明 深刻洞悉 理解与建构 文明样态 中华民族 现代转型 
变迁时代的生命历程、人生转折与心理嬗变——“知青”一代社会学家的口述史与集体叙事被引量:3
《心理学报》2024年第7期964-976,共13页胡洁 周晓虹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2022300006)资助。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朝向现代化的迅猛变迁。在经济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的同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嬗变。1979年中国社会学重建后,作为对社会变迁及其影响最为敏感的群体,知青一...
关键词:变迁时代 心理史与心态史 生命历程 人生转折 心理嬗变 
国民性与社会性格:集体表征或群体谬误
《学术月刊》2024年第7期104-118,共15页周晓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23ASH001);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NJU-ZYR-01005)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国民性与社会性格研究的臧否,一直是社会唯实论者和唯名论者争论的焦点。在社会心理学百余年的历史中,产生了诸多以群体心理为主题的卓越研究,其中尤推戴维·理斯曼的《孤独的人群》。理斯曼以18世纪前后的两次大革命和20世纪上半...
关键词:集体表征 人口增长模式 社会转型 性格嬗替 中国体验 
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性别平等、技术革新与“翻身”叙事——以郝建秀的工作法及其生命历程为例被引量:2
《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6期16-28,共13页原璐璐 Nicola Spakowski 周晓虹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JU-ZYR-01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集体主义时期妇女劳动与性别化的劳动体制研究”(项目编号:21ASH001)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资助。
本文以集体主义时期工业劳动领域中的著名劳动模范郝建秀的工作法及其生命历程为例,运用“性别—阶级—社会”视角研究女性典型模范塑造对于妇女解放、阶级平等和社会关系改造的意义,探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顺利实现工业改...
关键词:性别平等与技术革新 郝建秀工作法 妇女劳动模范 翻身叙事 妇女解放 
艾希曼、平庸之恶与服从行为研究犹太创伤与社会心理学的另类叙事
《社会》2023年第4期72-96,共25页周晓虹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之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NJU-ZYR-01005)项目资助。
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他人或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会使其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又成果丰硕的领域。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戮,以及执行者在屠戮过程中通过“恪尽职守”表现出的机械、冷酷与无情,在引...
关键词:犹太创伤 艾希曼 平庸之恶 社会心理学 从众与服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