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官鬻爵

作品数:173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峰翁礼华谢俊美鲁子健晋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卖关子”的由来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9期14-14,共1页
“卖关子”一词出自《新唐书·李逢吉传》,原指收受贿赂。相传,李逢吉是皇亲国戚,他倚权仗势,卖官鬻爵,纠集了八个佞臣,这八人之下又纠集了十六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关键词:收受贿赂 李逢吉 卖官鬻爵 新唐书 
不按规定向组织说明和报告,将受何处分?
《廉政瞭望》2024年第13期34-35,共2页许然 
违背组织原则,卖官鬻爵;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家庭房产情况……日前,相关“双开”通报指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对组织不忠诚、不老实,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违背组织原则,卖官鬻爵,严重污染地方政治生态;黑龙江...
关键词:收受财物 选拔任用干部 卖官鬻爵 地方政治生态 隐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王一新 
乱世能臣
《中国商界》2023年第12期216-216,共1页吕航 
世道也不是说变就变,全是慢慢“作”出来的。东汉帝国坚持不懈地“作”了很多年,外戚专权、太后干政、奸佞宦官和士人集团斗来斗去,搞得各地叛乱层出不穷,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如此火烧帝国眉毛的紧迫时刻,却又迎来热衷卖官鬻爵、认太监...
关键词:汉灵帝 卖官鬻爵 帝国 
清代的捐班制度
《书屋》2023年第2期40-41,共2页沈栖 
倘若溯源,捐纳财物而得官的捐班在西汉就有了兆头,据《汉书·食货志》载:文景时颁布“卖爵令”,凡向朝廷捐献粮食的富民,“得以拜爵”。之后,这一做法代代相袭,只是并不普遍。到了明代,这一卖官鬻爵的现象趋于显性化。清沿明制,捐班在...
关键词:食货志 捐班 文景 显性化 拜爵 卖官鬻爵 雍正 清代 
"警虎"王大伟被捕,曾大肆卖官鬻爵
《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第41期8-8,共1页佟西中 
落马近8个月,"警虎"王大伟被批捕.10月3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发布消息,辽宁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公安厅原党委书记、厅长王大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
关键词: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 受贿罪 国家监察委员会 卖官鬻爵 批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移送 
小吏救曹
《少年月刊》2022年第19期82-83,共2页沈樵 
东汉末年,汉灵帝宠信宦官,故而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十常侍之乱”。以张让、赵忠为首的中常侍把持朝政,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为了满足私欲,宦官们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母亲朋则横行乡里,祸害百姓。因为受不了剥削和压迫,百姓纷...
关键词:黄巾军 宦官 十常侍 卖官鬻爵 东汉末年 汉灵帝 中常侍 百姓 
皇帝的“私房钱”
《养生保健指南》2022年第5期51-51,共1页易明 
西汉的人头税西汉时,国家规定的田赋、14岁以上成年人的人头税、卖官鬻爵的收入、盐铁专卖的收入都归国家所有;而土贡、山泽园池的出产、关税酒税的收入,都归皇家所有。有意思的是,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钱,每年23文,其中的2...
关键词:盐铁专卖 土贡 人头税 卖官鬻爵 国家所有 收入 
卖官鬻爵奕劻
《当代检察官》2021年第4期57-57,共1页范伟翔 
奕劻,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被封为庆亲王,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奕劻一度成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权倾朝野的奕劻是卖官鬻爵的老手,靠卖官和贪污受贿所得便达万万两,堪称自和珅之后,满清最大的贪污犯。凡是到奕劻...
关键词:内阁总理大臣 山东巡抚 奕劻 铁帽子王 和珅 徐世昌 贪污受贿 杨士骧 
东汉时买个官来当花多少钱
《文史天地》2021年第1期92-92,共1页
汉代的卖官鬻爵始于惠帝六年(前189年),到了东汉灵帝刘宏时,就把卖官鬻爵一事发挥到了极致。他把本就不多的国库吃光后,开始公开出售官职。尝到甜头后,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买卖官职的交易所.
关键词:卖官鬻爵 交易所 国库 官职 别出心裁 
唐朝卖官明码标价,高官权贵胆子为啥这么肥
《领导文萃》2020年第21期80-83,共4页九首诗 
买官卖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从未禁绝.元朝泰定帝时,开始“入粟补官”,也就是把谷物交给官府,用来买官.“入粟”者能获得诸如“茶盐流官”和“钱谷官”的低级职位.明清时期,朝廷卖官被称为“捐纳”,无论怎么样,还算克制,买卖的都是七品以下...
关键词:买官卖官 卖官鬻爵 泰定帝 明码标价 入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