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证

作品数:416被引量:79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友堂傅文录王强蒋健张华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部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伤寒论》标引实践被引量:7
《西部中医药》2021年第12期50-54,共5页周冉冉 李伊然 罗亚敏 宋慧荣 李冉 葛飞 陶晓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92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709201)。
基于“知识元”理论,首创“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方法,在理解和尊重经典原文的基础上,通过中医古籍知识元标引系统的“病脉证并治”标引模板进行《伤寒论》在线深度标引,并提供标引示范。将标引期间面临的疑难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并...
关键词:知识元 病脉证并治 标引 伤寒论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附子的应用被引量:3
《西部中医药》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王胜 齐荣福 毛照海 
从古代医家对附子的概述、附子应用的特点剖析、附子应用临床范围论述、典型医案4方面入手对附子的药性、功效进行论述,并对《伤寒杂病论》附子条文进行分析,提出了附子临床应用的新方法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附子 脉证 少阴证 临床应用 
医绩卓著 誉满陇上 承前启后 丰功永存——张汉祥生平及学术思想介绍
《西部中医药》1991年第4期25-27,共3页王克万 
张汉祥(1911~1983年),天津市人,甘肃当代著名中医。他毕生致力于继承和发展祖国的医学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中,医绩卓著,誉满陇原,深受甘肃人民的信赖和崇敬。1935年张老拜北平名医方伯屏先生为师,学习中医,他以强烈的求知欲望...
关键词:蔗饴 方伯屏 勤求 博采众方 神农本草经 医疗实践 桂枝汤 常中有变 汗出恶风 病脉证治 
《金匮要略》浮脉初探
《西部中医药》1991年第3期7-8,共2页王万袒 
《金匮要略》全书论脉约100条,其论脉之精,实为它书所能媲。其中浮脉就占40余条,愚不揣鄙陋,对其作以探讨,以就正于同道。一、脉辨部位浮脉主虚论中同为浮脉,病变有在表在里之异,施治则有解表温补之殊。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
关键词:金匮要略 脉浮 病脉证 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 书论 治则 温补 厚朴七物汤 水气病 
“潮热”辨治初探被引量:1
《西部中医药》1991年第3期14-16,共3页李群林 
潮热,是指发热似潮汐之定作,或按时而热势增甚者。他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个证名。本文试就潮热的含义、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作一初步探讨。源流及概念潮热一词。
关键词:辨证治疗 阳明病 伤寒论 邪热 阴虚阳亢 辨阳明病脉证 伤寒明理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 脉濡 肺气不降 
百合病证治赘言
《西部中医药》1991年第3期34-34,共1页冯怀英 
百合病,是神志失调的一种疾病。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
关键词:百合病 金匮要略 脉证 吐利 食复 病者 金匾要略 柴胡龙牡汤 肝阴虚 阴虚内热 
《伤寒杂病论》衄证探究
《西部中医药》1991年第2期1-3,共3页王恒照 
血从鼻出为衄,斯证见于《内经》。许慎《说文》曰:“衄,鼻出血也”。段玉裁援引《素问·气厥论》“脾热移于肝,则为惊衄”作注。笔者读《伤寒杂病论》,见仲景对斯证之辨治极其精妙,其中设有预测衄作之法,立有揭示衄因之条,置有治衄求本...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惊衄 脉证并治 气厥 太阳病 辨阳明病脉证 鼻出血 脉浮 能食 漱水不欲咽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肌肤甲错”一得
《西部中医药》1990年第3期44-45,共2页秦有学 
大黄(庶虫)虫丸源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丸主之”。
关键词:肌肤甲错 缓中补虚 血痹虚劳 羸瘦 五劳 脉证并治 房室伤 金匮要略 饥伤 荣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