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汉墓

作品数:217被引量:3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兆荫白荣金吴杏全吕苏生齐东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藏锋于刃 立礼于器——满城汉墓出土兵器赏析
《收藏家》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贾叶青 
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保定市满城县的陵山上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墓主人分别是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两墓共出土短兵器、长兵器、发射器具、防御兵器等各类兵器100余件。其中,有些兵器为当时先进的"百炼钢"和铸铁固体脱碳钢制品,...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汉代墓葬 长兵器 墓主人 窦绾 满城汉墓 钢制品 河北保定市 
满城汉墓玉器与汉玉新风格
《收藏家》2021年第10期224-226,共3页卢兆荫 
满城汉墓共两座,一号墓的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的墓主是王后窦绾。两墓是同陵而不同墓穴的异穴合葬墓,或称"同坟异藏"的夫妇合葬墓。中山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共出土玉器160余件(套),其数量之多,在已发掘的汉墓中仅次于广州南...
关键词:南越王墓 狮子山楚王墓 出土玉器 窦绾 满城汉墓 汉玉 元鼎 西汉中期 
满城汉墓出土青铜器上的熠熠龙章
《收藏家》2021年第5期47-52,共6页王晓阳 
《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图腾,寄寓着传统文化的诸多意向,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影响着人们的造物观与审美观。故此,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古...
关键词:两汉时期 满城汉墓 气韵生动 出土青铜器 《说文解字》 定型期 造物观 龙纹 
纤巧玲珑 清逸脱俗--满城汉墓出土装饰玉赏析
《收藏家》2021年第2期17-20,共4页贾叶青 
玉,以其细密的质地、鲜明的色泽,温润的质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玉器被赋予了广泛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就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进入汉代,继承先秦儒家"贵玉"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满城汉墓 原始先民 玉器 先秦儒家 思想观念 
玲珑慧智 汉韵生香——满城汉墓出土博山炉被引量:1
《收藏家》2020年第9期69-72,共4页王晓阳 
两汉时期的博山炉造型精致、制作考究。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及骑兽人物博山炉为其中的佼佼者。本文从社会思想、造型艺术和结构功能三个角度对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加以赏析,力求揭示其蕴含的敬山求仙、以神入画、精巧雅致等艺术特...
关键词:《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博山炉 满城汉墓 两汉时期 熏香 两汉魏晋 制作工艺 
满城汉墓出土车马器探析被引量:1
《收藏家》2020年第7期45-49,共5页贾叶青 
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保定市满城县的陵山上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经过对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铭文、造型、工艺的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墓主人是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其中一号墓为刘胜墓,二号墓为窦绾墓,两墓均凿山而成,规模宏大,共出...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墓葬形制 汉代墓葬 窦绾 墓主人 事死如事生 出土文物 车马器 
满城汉墓玉器与汉玉新风格
《收藏家》2018年第3期25-28,共4页卢兆荫 
满城汉墓共两座,一号墓的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的墓主是王后窦绾。两墓是同陵而不同墓穴的异穴合葬墓,或称“同坟异藏”的夫妇合葬墓。
关键词:满城汉墓 风格 玉器 墓主 合葬 西汉 墓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