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

作品数:2562被引量:562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颐王勇黄艳李宇高宪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媒介环境下动画影像的色彩情感及色彩设计研究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田少煦 夏文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艺术知识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ZD20)的研究成果。
色彩是动画最感性的视觉语言,它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烘托剧情氛围,传递动画艺术的精神气质。由于传统动画色彩研究承袭的是100年前减色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在影像媒介由“原子”转向“比特”的今天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动画影像的色彩...
关键词:数字媒介 动画影像 数字色彩 色彩情感 色彩设计 
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灾害信息泛娱乐化传播的影响研究——基于台风“山竹”的实地调研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138-144,共7页李春雷 马思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底层青年群体心理极化的传媒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6BXW002)的研究成果。
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制造、传播带有恶搞性质的段子、表情包、短视频等泛娱乐化信息。这反映出青年群体应有的严肃救灾心态让位于泛娱乐化的情绪狂欢。基于对中山、江门、广州三地的实地调研,并以梅罗维茨的媒介...
关键词:自然灾害传播 媒介环境 信息传播行为 泛娱乐化 
“观察者”回归与人的偏向:互动剧的解读与反思被引量:4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0期91-96,共6页黄洪珍 陈泰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的市场结构矛盾与供给侧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BXW038)研究成果。
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从剖析媒介的具体形态出发,研究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情感、认识和价值。以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解读互动剧的媒介特点,发现互动剧再现了前电影时代的光学玩具,具有偏向人类的特点,是激发观众参与激情的冷...
关键词:互动剧 媒介环境学 后人类 交互性 
媒介理论范式的兴起:基于不同学派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24-30,共7页胡翼青 王焕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传播理论史研究”(项目编号:17BXW006)的研究成果。
与媒介研究有关的学派和思潮,较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学者波兹曼创立的媒介环境学派、德国学者基特勒为代表的媒介技术哲学、法国学者德布雷的媒介学以及西北欧的媒介化理论,它们各自对媒介的理解和研究的侧重点甚至是政治立场有着很大的差...
关键词:媒介理论 媒介环境学 媒介学 媒介化 媒介哲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1卷|2019年总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I0002-I0009,共8页
关键词:建构与传播 传播学 政治传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媒介环境学 县级融媒体中心 媒介融合 媒介化 短视频 社交媒体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Vlog的行为呈现与社会互动新思考被引量:7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11期47-54,共8页刘娜 梁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丽中国’视阈下乡村影像叙事与话语表达研究”(项目编号:19YJA860014);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当代青年网络流行文化调研”(项目编号:19YB073)的研究成果。
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热门视听影像产品,而短视频市场逐渐饱和,粗放型快餐内容也很难持续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以记录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Vlog(Video Blog)作为短视频的纵向补充...
关键词:Vlog 梅罗维茨 拟剧理论 麦克卢汉 社会互动 
理解“泛媒介”时代:媒介环境学、媒介学与媒介化研究的三重视角被引量:2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55-60,共6页徐桂权 雷丽竹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媒介环境下网络公众关于政治议题的多元话语建构研究"的成果
"泛媒介"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特征,但这个概念是否被化约为技术决定论的想象,仍值得进一步地辨析。从媒介环境学、媒介学以及媒介化研究这三个传播技术与文明演进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泛媒介现象进行审视和探讨。最后,从上述多元理论...
关键词:泛媒介 媒介环境学 媒介学 媒介化研究 
点赞行为的代际差异研究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0期155-159,共5页陈素白 邵舒 
媒介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与文化的复合体,引发了学界关于"媒介如何影响人类与社会文化"的不断探讨。根据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时代划分,选取成长于不同媒介时代的"70后"与"90后"为对象。研究发现,作为"数字移民"的"70后""点赞"时倾向于增进沟...
关键词:媒介环境 媒介代际 微信 “点赞”行为 
微媒介环境中的感知转向及对个人自我建构的影响被引量: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29-32,共4页于隽 
北京市教委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微信公众号在城市基层政府政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由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构成的传播环境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呈现了感知器官媒介化、感知效力制式化、感知内容他者化以及感知比率再分配等特新的感知经验。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个人自我建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微媒介 感知效力 自我建构 
重返部落化:新媒体时代离乡青年对方言共同体的延续与再定义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145-151,共7页孙蕾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小学环境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研究"(项目编号:JAS170003-2017)的研究成果
人口迁徙使得方言社群分离,方言与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处于危境。新媒体发展又正在改变方言共同体的传统存续方式,言语共同体的演化逐渐被媒介环境学与社会语言学所关注。研究以闽北建瓯地区为例,综合采用问卷与深度访谈方法,了解离乡青...
关键词:新媒体 媒介环境学 方言传承 离乡青年 言语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