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

作品数:1062被引量:2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威尹均生李啸张功臣郑亚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环球人物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笔下的任弼时
《炎黄春秋》2024年第11期46-48,共3页张小龙 
史沫特莱,1892年出生于美国的密苏里州。1929年初,她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来到中国,1941年因病离开。旅居中国约12年间,这位女记者通过与任弼时的日常交往,记录了1937年1月中旬至1938年1月初任弼时的8次生活剪影,为我们近距离了解...
关键词:日常交往 史沫特莱 密苏里州 任弼时 法兰克福 记者 近距离 美国 
中国命运的关键一刻 1946年美国记者眼里的国共内战前夕(下)
《坦克装甲车辆》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罗山爱 
失败的预兆然而,马歇尔所致力的和平图画里,致命的弱点是军事协定只能在一个有政治解决希望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必须跟马歇尔周旋维持的精确平衡息息相关。但就在马歇尔回国后,这幅图画就已发现裂痕:1946年3月。
关键词:国共内战 军事协定 图画 马歇尔 记者 
中国命运的关键一刻 1946年美国记者眼里的国共内战前
《坦克装甲车辆》2024年第4期52-57,共6页罗山爱 
1945年日本投降到1946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究竟经历了什么样剧烈的变动?来自中国人自身的讲述已有很多,而曾经出入在华美军高层并与曾调停困共内战的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有着莫逆之交的《生活》杂志远东...
关键词:国共内战 蒋介石集团 中国现代史 历史学者 全面内战 马歇尔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调查报道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17-127,共11页杨柠聪 
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项目青年项目“21世纪美国共产主义史学新发展研究”(23XJC710013);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乌克兰共产主义史学与俄乌关系演变研究”(2022NDQN01)
20世纪30至40年代,由于受中国国民党的影响,美国记者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存在误解。在深入西北革命根据地及其后的陕甘宁边区之后,美国记者打破了“土匪残余论”,认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主政府,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扎根...
关键词:美国记者 调查报道 中国共产党 中国红军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西藏减贫故事
《今日中国》2023年第7期23-25,共3页李媛 
“我真的非常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这个论坛。我自己也是三次穿越了西藏,那是在2016年之后所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最大的收获是见证了西藏在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尤其是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进...
关键词:减贫 友谊奖 人权事业 论坛发言 中国政府 西藏 记者 眼中 
美国记者鲍威尔及其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
《世纪》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邢建榕 
1942年,在上海日本集中营的《密勒氏评论报》主编J.B.鲍威尔(后文简称鲍威尔),因已奄奄一息,被作为美日之间的交换战俘获释,旋即坐船回到美国。他于1947年病逝之前,写下了这本关于近代中国和上海城市的经典回忆录,即《我在中国二十五年...
关键词:鲍威尔 回忆录 交换战俘 集中营 《密勒氏评论报》 
纪实与想象之间的东方书写——美国记者托马斯·华莱士·诺克斯笔下的晚清中国形象
《海外英语》2023年第5期201-206,共6页秦鹏钧 
“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国家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存在。受到交通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影响,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知和探索往往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中国”也成为西方人心中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实力的不断...
关键词:《少年旅行家的远东游记》 托马斯·华莱士·诺克斯 晚清中国 “他者” 
美国记者俱乐部的发展探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40-43,共4页李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18BH05235)。
美国记者俱乐部是美国新闻界中历史最悠久且最负盛名的新闻从业者组织之一。该组织以俱乐部为经营单位,以向新闻从业者提供新闻业务技能培训、新闻信息共享及社会交往活动等服务来维护新闻从业者权益,推动美国新闻从业者业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美国记者俱乐部 美国新闻媒体产业 新闻从业者 
美国记者多米尼斯镜头中的“北京1972”
《档案春秋》2022年第3期9-11,共3页吴健 
1972年初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在国际关系即将急剧改变的时刻,中国和中国人民是怎样的真实状态?正如随行的美国摄影记者多米尼斯所言:“北京是中国的窗口,1972年给人的感觉像致力于褪去一层夕卜壳,这个外壳曾影响它展示魅力。只...
关键词:摄影记者 假以时日 一瓣 尼克松 人的感觉 美国 
关于美国记者白修德的研究综述
《西部学刊》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赵露 
国内学者对美国记者白修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来华原因分析;白修德与河南灾荒;白修德与“国宣处”矛盾;白修德与中共领导人的交往;白修德对国共两党态度转变;白修德回国之后的境遇方面。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章后,发现学界对白修德的介绍...
关键词:白修德 抗日战争 河南灾荒 外国记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