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野鸭

作品数:2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海军何艳丽王峰郭海军刘学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家禽》《农家参谋》《中国禽业导刊》《中国养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野鸭的饲养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2016年第11期45-46,共2页李配银 
美国野鸭,又称绿头野鸭,由北美野鸭选育而成,其性情温驯,生长快、易饲养。野鸭肉质鲜嫩、味美。1980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所以称为美国绿头野鸭,适应性强,旱养、水养均可,适宜南方各省养殖,肉料比1:3,一般60...
关键词:美国野鸭 绿头野鸭 人工饲养 水养 肉料比 种鸭 个体体重 性情温驯 生产性能 畜牧水产 
美国野鸭的饲养技术
《农家科技》2008年第2期39-39,共1页路连第 
美国野鸭是由北美野鸭选育而成的,其特点是:肉质鲜嫩、味美,性情温驯,生长快,易饲养。
关键词:美国野鸭 饲养技术 选育 肉质 
美国绿头野鸭育雏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年第12期15-15,共1页邢力 
美国绿头野鸭又叫大麻鸭、大红腿鸭、大野鸭,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绿头野鸭本性好动,有一般野鸭群居的习性,既可放养,又可大群圈养,较完整地保存了野鸭的野性和食用口味。肉质细嫩,低脂肪,口味清爽,鲜而不腥,食之不腻,具...
关键词:美国绿头野鸭 育雏技术 消费市场 药用功能 滋补食品 生长速度 美国野鸭 平均体重 
美国野鸭的饲养技术
《农村百事通》2004年第20期46-46,共1页廖炳跃 
关键词:饲养技术 野鸭 钙磷比 生产性能 产蛋期 流行特点 粗蛋白含量 10日龄 钙磷平衡 存活率 
美国野鸭的放牧技术
《中国养鸡》2003年第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美国野鸭 放牧技术 驯化 出牧训练 停牧时间 
美国野鸭的水床孵化技术(续)
《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第11期26-27,共2页郭海军 
三、孵化管理 (一)温度 在整个孵化期间应掌握“前高、后低”的原则(见下表),严格控温,每2~4小时检查一次温度,特别注意傍晚和后半夜,采取相应措施,使之升、降温差不大于3℃,在使用电褥水床时,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控温装置。
关键词:孵化技术 水床 胚胎发育 新鲜空气 野鸭 早期胚胎 孵化期间 照蛋 孵化管理 未受精的蛋 
美国野鸭的水床孵化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第10期26-26,共1页郭海军 
一、孵化前的准备 (一)孵化室的要求 孵化室内温度以22℃为合适,不得低于20℃,亦不应高于25℃,湿度应保持55%~60%。孵化室内要封闭严密,保持环境稳定。 (二)水床设置 采用18厘米左右厚和18厘米宽的软木或泡沫板材做水床四圈框架,电...
关键词:孵化技术 水床 孵化室 野鸭 位置设置 室内温度 保持环境 锰酸钾 测温监控 消毒灭菌 
美国野鸭的放牧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第8期26-27,共2页郭海军 
野鸭放牧要从小开始驯化,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即育雏期的驯化和育成期的训练,尔后可步入放牧期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野鸭的驯化 刚出壳的野鸭要经近一个月的育雏。
关键词:野鸭 放牧技术 美国 
美国野鸭及其生活习性
《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第7期24-24,共1页郭海军 
美国野鸭原产美洲大陆,因公鸭头、颈能放射绿色金属光泽,所以又叫它绿头野鸭。美国野鸭,原为旅鸟或冬候鸟,但是,经过多年家养后,受其体重相应增加、人与野鸭的亲和力又不断增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之失去了迁徙能力。
关键词:生活习性 绿头野鸭 节律发生 国野 产蛋量 冬候鸟 浮游植物 金属光泽 美洲大陆 中国农科院 
圈养美国野鸭的越冬管理
《特种经济动植物》1998年第6期17-17,共1页郭海军 何艳丽 
野鸭肉、蛋细嫩、味芳香,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野味佳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野鸭是迁徙鸟类,秋天南迁越冬。1997年春,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从美国引入野鸭种蛋孵化试养获得成功。现将野鸭在寒冷的北方半山区安全越冬的技术报...
关键词:野鸭 圈养 越冬管理 饲养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