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黄萎病

作品数:30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谭永久何炼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学报》《农药市场信息》《农业科技通讯》《作物育种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棉黄萎病研究被引量:2
《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第5期61-63,共3页张兴华 乔艳艳 李捷 杨兆光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支撑计划(2010BNA04500)
用枯草芽孢杆菌7种不同处理方法防治棉黄萎病,结果标明:以棉种量10%的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最简便有效,防效49.4%~56.6%,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棉花 黄萎病 防治 
利用棉花不同生育期的拮抗内生菌协同控制棉黄萎病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3期7722-7725,7762,共5页周燚 杨廷宪 杨佩 王斌先 孙正祥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52);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试验开放课题(AML200806);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Z2009120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091048922)
[目的]探讨棉花不同生育期的生防菌组合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以期为植物其他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分别筛选棉花苗期、现蕾期和结铃期的高抗黄萎病内生菌,测定其16S rDNA序列并进行比对分析,鉴定筛选出的3个菌株,探讨了...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定殖 防效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研究被引量:4
《棉花学报》2010年第5期509-512,共4页赵贵元 王省芬 张桂寅 吴立强 李志坤 马峙英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nyzx07-052)
2008年和2009年利用田间病圃研究了17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基于各品种在不同调查时间点的2年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分析发现,同一类型中不同品种的黄萎病田间消长模式相似,而不同类型...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黄萎病 消长模式 
转基因抗虫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效果试验被引量:3
《中国棉花》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张兴华 田绍仁 李捷 乔艳艳 柯兴盛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13-001B)
采用新克黄枯液浸种制钵和向苗床土表面喷洒,大田雪里蕻压青,氟虫腈、克百威、特丁硫磷、阿维菌素与棉子饼、新克黄枯、锌.硼.钾.钙氨基酸LD、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混合制成药肥在棉苗移栽时150kg.hm-2,蕾期1200kg.hm-2,花铃期1650kg....
关键词:棉枯萎病 棉黄萎病 棉害虫 雪里蕻压青 药肥埋施 
转基因棉田黄萎病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被引量:6
《中国棉花》2009年第5期20-21,共2页朱荷琴 冯自力 刘雪英 师勇强 赵丽红 
公益性行业(农业)计划项目(nyhyzx07-005);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3-19);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7)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棉黄萎病 控制技术 发生特点 新疆棉区 棉田 长江流域 发生危害 
去早蕾对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发生及早衰的影响被引量:7
《棉花学报》2008年第6期414-417,共4页朱荷琴 冯自力 宋晓轩 简桂良 刘雪英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7)
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去早蕾对棉花黄萎病、生理性早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早蕾可显著减轻棉花黄萎病和早衰危害。2005年7月18日、8月19日和2006年8月22日,去早蕾处理黄萎病病情指数...
关键词:去早蕾 黄萎病 早衰 
从抗虫棉发病现状谈黄萎病防治途径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08年第8期30-31,共2页丁述举 
关键词:棉黄萎病 发病情况 抗虫棉 防治 棉花生产 品种间 抗黄萎病 棉铃虫 
春棉[三病四虫]为害特点及防治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8年第4期18-18,共1页高友峰 赵俊卿 任建军 
春棉的“三病四虫”指棉立枯病、棉枯萎病、棉黄萎病和地老虎、棉蚜虫、棉红蜘蛛、棉盲椿。春棉“三病四虫”的危害性较大,是黄淮棉区病虫防治的主要对象。掌握“三病四虫”的为害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是春棉生产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
关键词:病虫防治 为害特点 春棉 棉枯萎病 棉黄萎病 棉红蜘蛛 黄淮棉区 生产管理 
江西棉黄萎病发生及防治
《江西植保》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张兴华 李捷 
江西棉黄萎病1996年传入,至目前发生的均为非落叶型弱致病菌系,其发生规律及危害趋势与枯萎病基本相同,损失率一般在10%-30%。防治上宜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及其他防治措施应急。
关键词:棉花 黄萎病 防治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新进展
《农化市场十日讯》2007年第35期26-26,共1页
为了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针对重大生物灾害积极推广防灾减灾成果,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于2007年8月22日在河北省南官市召开了“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治理学术研讨会及现场观摩会”,来自全国1...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棉黄萎病 转基因 抗虫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学会 经济社会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