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作品数:32被引量:7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红岩张珉孔令仙李晓杨李浩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公民与法(法学版)》《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政法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与证据失权制度的重构
《昆明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孙紫妍 
从2001年到2015年,我国的证据失权制度从严格适用走向了基本搁置。梳理证据失权制度与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间的关系,分析域外国家能够构建起相对严格的证据失权制度并加以适用的原因之后发现,目前我国缺少独立且具有实质意义的审前准备程...
关键词:证据失权 审前程序 证据交换 争点整理 
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被引量:4
《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230-236,共7页张婷 
2017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宗教治理法治化发展理路构建研究”(YB139);2017年兰州文理学院校级种子基金项目“甘肃民族地区宗教治理长效机制研究”(17XJZZ02)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是开庭审理前独立的诉讼阶段,各国对此规定不尽相同。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民事诉讼活动由只注重开庭审理逐步向开庭审理与审前准备并重转变。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
关键词: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 
论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充实化的制度支撑
《净月学刊》2017年第5期94-100,共7页李慧惠 
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对庭前会议的内容予以了具体规定,使我国关于审前程序的规定进一步细化。但是目前由于法律条文之间的冲突以及法律规定的缺失,庭前会议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关键词: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浅论我国民事诉讼的审前准备程序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2期124-125,共2页刘凤杰 
本文主要从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涵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它的价值基础和功能基础来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从起诉和答辩的程序完善、证据收集和交换制度的完善、增设释明权制度、增设审前会议制度等这四个...
关键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替代纠纷解决 释明权制度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模式现实构建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4期158-160,共3页李双玲 
时隔20年,广受关注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于2012年4月24日提交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审议,草案在第一次草案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修改,就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不尽如人意。本文在修改之际对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概况、现行法中...
关键词:审前准备程序 调解 法官助理 现实构建 
英、美、法、德、日五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比较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第4期125-126,128,共3页李晓杨 
目前,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都对审前准备程序进行了规定,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尝试通过对相关国家制度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其具体制度功能以及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等方面的特征,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事审前准备 差异 共同趋势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探析
《学术界》2011年第8期238-238,共1页
李邦军撰文《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探析》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我国现行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主要存在诉答程序、证据交换、证据失权和证据收集等方面的缺陷,难以起到...
关键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法 程序改革 审理前的准备 证据交换 诉答程序 证据收集 证据失权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功能之实现路径——以当事人与法官权限分配为视角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1-37,共7页李晓杨 
程序主体直接承担程序的法律后果,是推动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各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纷繁芜杂的表象之下其本质都在关注当事人与法官在程序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本文借鉴两大法系审前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官权限分配的经验...
关键词: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功能的实现路径 权限分配 
论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不足与完善被引量:1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1年第6期45-47,共3页霍家松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庭审程序能够顺利推进的前提。自20世纪90年代《民事诉讼法》修改时起,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也经历了从"先定后审"、"五步到庭"以致"一步到庭"的过程。现在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虽然有很大...
关键词:审前准备程序 强制答辩 证据交换 
对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思考被引量:1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6-8,共3页姚小艳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独立性,传统的"调解型"审判方式是改革的最大障碍。应在平衡程序正当性与效率性价值、审前程序独立性与庭审实质性的基础上,从完善审前证据交换制度入手,实现"调审分离"。
关键词:民事审前程序 独立性 审判方式 审前证据交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