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受热面

作品数:146被引量:32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新田忠权肖平管亿赵钦新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东南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650MW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吹灰优化被引量:3
《洁净煤技术》2021年第S02期221-224,共4页管诗骈 丁守一 岳峻峰 黄亚继 陈波 刘鑫雅 徐力刚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资助项目(BE2017037)
吹灰器定时、定量吹灰仍是当前多数火电机组锅炉的吹灰策略,忽略了受热面的实际积灰污染情况,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吹灰策略优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受热面的积灰变化预测模型,考虑吹灰...
关键词:燃煤锅炉 对流受热面 吹灰优化 最大净收益 积灰 
600MW超临界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积灰监测研究被引量:4
《热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364-371,共8页刘鑫雅 黄亚继 岳峻峰 朱志成 李海洋 朱宣而 王圣 徐力刚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资助项目(BE2017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6040)。
为实现电厂按需吹灰,基于热平衡原理选取污染率作为积灰监测指标反映受热面的积灰程度,针对尾部对流受热面建立积灰监测模型并形成污染率计算流程。以某台600 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炉为实施对象,对尾部低过、低再及省煤器三个受热面进...
关键词:尾部对流受热面 积灰 污染率 吹灰策略 运行指导 
垃圾焚烧炉对流受热面烧结积灰生长特性被引量:4
《化工进展》2020年第2期767-775,共9页唐智 陈晓平 刘道银 梁财 马吉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040)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流受热面的松散性浮灰和烧结性积灰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成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煤器浮灰中大部分颗粒保持着独立的形态,而对流管束浮灰存在烧结...
关键词:流化床 废物处理 沉积物 对流受热面 碱金属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飞灰沉积实验被引量:4
《化工进展》2020年第1期387-394,共8页唐智 陈晓平 刘道银 梁财 马吉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6040)
在自行搭建的小型流化床积灰试验台上选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对流管束浮灰,模拟焚烧炉烟气环境下开展飞灰沉积实验。首先分析浮灰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增大,浮灰中CaO和SO3含量逐渐降低,而SiO2和Al2O3的含量逐渐增加;碱金属Na和K以...
关键词:流化床 废物处理 沉积物 对流受热面 碱金属 
600MW机组锅炉对流受热面灰污在线监测研究被引量:7
《江苏电机工程》2007年第5期63-65,共3页王新 马波 向文国 
运用热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电厂实时数据的热力计算模型。对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考虑了机组负荷和燃用煤质变化的影响。从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出发,综合机组负荷、减温水量和各受热面灰污因子等重要因素...
关键词:600MW机组 锅炉 对流受热面 积灰 结渣 在线监测 
基于神经网络的锅炉对流受热面灰污监测研究被引量:10
《锅炉技术》2005年第2期18-21,32,共5页吴观辉 向文国 
采用多层前向型神经网络,对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的实时污染状况建立了监测模型。模型选取合适的参数组成输入向量,利用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下载的实时机组数据,经规格化处理后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可以较准确地实...
关键词:神经网络 对流受热面 积灰 监测 
锅炉吹灰优化系统的研究及开发被引量:8
《机电信息》2004年第19期11-14,共4页徐啸虎 周克毅 胥建群 
提出了根据炉膛出口烟温增量和对流受热面沾污系数来监测炉膛及对流受热面灰污状况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吹灰策略,实现了锅炉吹灰系统优化运行。
关键词:吹灰系统 锅炉 对流受热面 炉膛 优化系统 烟温 沾污 出口 策略 增量 
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偏差的分析被引量:1
《华北电力技术》2001年第6期1-3,共3页陈南扬 张永福 
在分析对流受热面热力参数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的新方法 ,该方法不仅反映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过程的实际规律 ,而且计算十分简便。
关键词:对流受热面 计算偏差 管节距 热力参数误差 锅炉 
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偏差的分析
《热力发电》2001年第5期7-9,共3页陈南扬 张永福 
在分析了一些对流受热面热力参数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计算的新方法。此计算方法反映了过热器、再热器传热过程的实际规律 。
关键词:锅炉 对流受热面 计算偏差 传热计算 管节距 
锅炉对流受热面最佳吹灰周期数学模型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46-51,共6页王广军 章臣樾 柳志倩 
本文建立了锅炉对流受热面最佳吹灰周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受热面吹灰时间间隔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并根据上述模型确定了某台20万千瓦机组锅炉对流受热面的最佳吹灰周期。
关键词:锅炉 对流受热面 吹灰 数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