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玉器

作品数:3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颖赵宏伟卢梦梦丁宁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华侨博物院南京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收藏》《时代发现》《钱经》《南方文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玉满堂 巧夺天工
《中国收藏》2024年第8期30-31,共2页
张宗宪对明清玉器也是情有独钟,他尤好雕工精巧、纹饰繁复的明清玉雕。多年来,其从各地拍卖会、古董商、收藏家处搜罗顶级玉器,以明清白玉为大宗,也包括黄玉、碧玉、青玉、鸡骨玉、褐玉、翡翠等,十余年来收藏了数百件玉雕,种类繁多,实...
关键词:玉雕 博物馆 明清玉器 收藏 
辞旧迎新"玉"见吉祥
《青岛画报》2022年第1期86-87,共2页黄巧梅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峰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玉器沿袭唐宋以来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并加以发扬,日用器增多,且受民间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影响,雕刻题材更为广泛,特别是吉祥图案大为流...
关键词:青岛市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商周 吉祥图案 中国古代玉器 文化意蕴 明清玉器 绘画艺术 
台北故宫藏玉万件
《中国拍卖》2021年第12期70-77,共8页郑理 
常言道:“君子如玉”。自古以来,玉就被当作君子的象征。《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说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在《礼记·曲礼下》中有言:君无故玉不去身。说的大意便是君子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让佩玉离身。玉文化在中华民...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玉器 礼记·曲礼 君子 明清玉器 
试论文人观念对明清玉器的影响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3期58-59,共2页刘新国 
玉器作为我国古代最为常见的装饰品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当时先民的生活之中,其传承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一直被视为是诸多美好品行的象征。因此,玉器与社会文化间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玉器的形态特点、纹饰...
关键词:文人观念 明代 清代 玉器 
《虢国夫人游春图》里的“历史玄机”
《今日辽宁》2019年第5期52-54,共3页张松 
近日,“又见大唐”“又见红山”文物双展热度火爆,吸粉吸睛,拥走无数!这是辽宁文物精品的一次华丽彩排,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家底,更不是辽宁文物精华的全部。以辽博为例,在其常设展厅中,"古代镜子馆""古代钱币馆""古代...
关键词:辽宁省博物馆 古代钱币 《虢国夫人游春图》 佛造像 辽瓷 文物精品 明清瓷器 明清玉器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明清玉器
《收藏家》2019年第2期67-72,共6页王晓艳 
中华民族在8000年前开始琢玉成器,并由此形成以玉器为载体的中华玉文化,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的鼎盛时期。
关键词:文化 载体 黑龙江省 玉器 历史长河 漫长 
浅析明清玉器的艺术风格和雕琢特征
《精品》2018年第4期153-154,共2页张纪盛 
我国古代玉器风格多样,雕琢精湛娴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玉器虽然在用料、工、形、饰等方面所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每个朝代又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如同明清古建筑在中华文明留下精彩的篇章一样,明清玉器...
关键词:明清玉器 工艺特征 鉴定赏析 
奇巧玲珑 温润优雅——烟台市博物馆馆藏明清玉器赏析
《东方收藏》2017年第9期46-48,共3页王晓妮 葛海洋 
中国玉石艺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中国玉器经过数千年的持续发展,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玉器 明清 博物馆 烟台市 馆藏 优雅 新石器时代 文化传统 
馆藏明清玉器述略
《文物天地》2016年第10期7-10,共4页梁冠男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玉器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祥瑞之物,它作为人们与神灵沟通的神物,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玉以其绚丽的外观和温润的内质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崇,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产生...
关键词:玉器 述略 明清 馆藏 社会生活 文化历史 原始社会 精神世界 
南石北玉巧雕论
《收藏界》2016年第4期21-24,共4页许铁民 
公认为现存世间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之巧雕珍品,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翠玉白菜",因年前再度荣膺民间票选国宝之首,令越来越多国人引以为荣,而其深不可测的无形张力,势必进一步扩大玉石巧雕市场的需求,促使更多世人意识到巧雕艺术...
关键词: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石 和田玉 互动百科 艺术收藏 岫岩玉 明清玉器 黄龙玉 文物单位 昌化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