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货币

作品数:66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则杨洁云王海波黎志刚张亚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会计计量对企业会计收益的影响
《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33期162-163,共2页汪蕴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问题,会计计量模式的不同也会对会计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阐述会计计量的相关概念,分析会计计量属性与运用的不同,从而分析会计收益的基本特征,就会计计量对企业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会计收益 会计计量 货币购买力 名义货币 双倍余额递减法 重置成本 
货币型常旅客计划设计与开发建议——货币型常旅客计划相关问题研究(下)
《空运商务》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郭才森 
一、总体设计货币型常旅客计划是在准货币型常旅客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可以全面继承常旅客计划的优点,消除其不足,是一种最优的常旅客计划类型。具体来说,在货币型常旅客计划中,根据旅客购买机票或者其他服务所支出的费用按一定的比...
关键词:货币型 名义货币 捷蓝航空 货币计量 航空运输服务 头等舱 银行客户 货币化 西南航空 航班信息 
我国CPI、利率与实际货币供应的关系研究
《江苏科技信息》2015年第21期8-10,共3页刘懿增 
文章通过建立CPI变动率与真实货币供应量以及真实利率等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发掘CPI与真实货币供应量、真实利率之间的隐藏关系,并通过数学分析结合经济理论揭示了CPI同名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之间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CPI 真实货币供应量 名义货币供应量 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 
易宪容:人民币纳入SDR还要跟进相应金融改革
《经济研究信息》2015年第5期53-54,共2页
SDR是IMF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同时也作为一种名义货币记账单位,用来计量IMF成员国所获分配的份额,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官方储备。目前SDR篮子由美元、欧元、日元及英镑货币组成,其比重分别为41.9%、37....
关键词:SDR 人民币 金融改革 易宪容 国际储备资产 自由兑换货币 名义货币 国际化进程 
信心,最重要的动物精神元素
《领导之友》2015年第7期62-62,共1页吉莉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萧条中,凯恩斯出版了经济学经典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经济运行和政府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此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承认,大部分经济行为源自理性的经济动机,但也有许多经济行为受到...
关键词:精神元素 凯恩斯理论 货币幻觉 代那 非经济 经典巨著 阿克洛夫 经济运行 房地产市场 名义货币 
纳入超额准备金率的中国货币状况指数构建
《现代商业》2014年第30期207-208,共2页常昊 柴哲涛 刘颖歆 
自加拿大央行将货币状况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后,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货币状况指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在经典货币状况指数构建的基础上,纳入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作为衡量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根据2001年-2012年...
关键词:名义货币状况指数 超额准备金率 
论通货膨胀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推动和发展被引量:1
《价值工程》2014年第2期152-153,共2页刘振伟 
通货膨胀直接干扰了人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正确判断。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也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运用通货膨胀会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一直以来,我们国家人民币形成了外升内贬的奇怪情况,持续上涨的物价水平严...
关键词:通货膨胀 会计计量 名义货币 等值货币 
工资与物价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决策与信息》2013年第3X期21-22,共2页赵翠霞 
前言物价问题一直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及经济秩序问题。最近这些年,不断增加的高额工资似乎永远也赶不上飞速上涨的物价。在我国各个城市各个行业中,工资涨幅输给了物价涨...
关键词:物价涨幅 最低工资标准 名义货币 劳动力供给 物价因素 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 联动效应 社会政策研究 
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财会通讯(中)》2012年第2期112-113,共2页李奇 
一、前言 从概念上来看,物价变动是指因商品或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货币购买力水平的变动。而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在传统会计采用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并不考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情况。这种情况存在的直接后果就...
关键词:物价变动 财务报表 名义货币 购买力水平 实际购买力 价格水平 计量单位 传统会计 
2011年稳物价和商贸业十二五规划前沿问题研究
《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24期44-50,共7页宋则 
一、关于“如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稳定物价的功能作用”的问题1.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一定要慎用直接干预通胀不等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是名义货币过多导致的物价上涨,一般供求因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但同一现象背后却是成因不同。...
关键词:稳定物价 商贸业 规划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商贸流通业 名义货币 供求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