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

作品数:742被引量:31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锦东展江刘瑞霓陈堂发周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交易差评的侵权法规制——以违法性审查为焦点被引量:8
《北方法学》2021年第4期32-41,共10页王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法基础”(16ZDA075)的研究成果。
利用网络评价系统作出交易差评的法律本质是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个人言论,凸显了评价人的言论自由利益与被评价人的名誉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因而应处于侵权法的规制之下。差评只有在侵害相对人名誉权时才应当被删除,而是否构成名誉权侵害...
关键词:交易差评 言论自由 名誉侵权 人格权 
“上海律师甚多败类”:从一起名誉纠纷看民国律师形象被引量:5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1期149-158,共10页李严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律师公会研究(1912-1949)"(11BZS043)的研究成果之一
民国律师界一直努力建构一个不同于讼师的高尚职业形象,但律师的职业特点与角色定位使其难以摆脱讼师的阴影。在1930年上海律师"连环"名誉纠纷中,律师伪证、诈财、诽谤、人格侮辱、互相攻讦等污名行为进一步恶化了这一职业在公众心目中...
关键词:民国律师 讼师 名誉侵权 上海律师公会 律师形象 
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被引量:7
《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期6-27,共22页陈力丹 陈辉 朱至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3&ZD182)研究成果之一~~
2015年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传播史三个板块的研究都因应社会情势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外部驱动和现实导向特征,这体现在媒体融合话题的持续强势、互联网规制议题凸显、政治传播话题紧跟快转、抗战时期新闻传播史研究伴随政治周期突显等方...
关键词:新闻学 传播学 新闻传播史 新闻业务 媒体融合 网络名誉侵权 新报刊史 
媒体舆论监督如何规避名誉侵权风险
《声屏世界》2014年第3期27-28,29,共3页刘学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11CXW039
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均受法律保护。媒体舆论监督权是一种公共权力,新闻媒体履行的是国家赋予的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权。作为新闻媒体,它有报道新闻事件的权利和义务,以使社会及时知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 名誉侵权 舆论监督 风险 监督权 法律保护 民事主体 名誉权 
刑事诉讼案件报道侵权的法律问题探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陈堂发 章银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评性报道法律问题研究"(06BXW023)的阶段性成果
媒体就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依职权形成的呈报材料与文书或就诉讼一方当事人控辩材料或供词予以报道,导致相对人名誉受损,媒体是否免于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司法审判实践在两种情况下体现出向名誉权的保护倾斜:依据公安、检察...
关键词:刑事诉讼报道 公开文书 名誉侵权 权威消息来源 过错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