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吸光系数

作品数:234被引量:60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连山黄维罗宗铭刘绍璞玉占君更多>>
相关机构:M技术株式会社中国科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化学分析计量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铝-铬天菁S-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四氯化钛中的微量铝被引量:1
《化学分析计量》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陈蕊 刘洋 孙雅丽 
在pH5.0~6.5的溶液中,铝离子(Al3+)与铬天菁S、CTMAB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铝含量在2~10μg/(50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9×106L/(moL.cm)。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2~1.24(n=5)...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铬天菁S CTMAB表面活性剂 摩尔吸光系数 
用比色法测定镀镍电极镍磷含量被引量:2
《化学分析计量》2005年第5期18-20,共3页冯淑德 
镍和丁二酮肟在pH=10的缓冲介质中,形成丁二酮肟红色络合物,选择530 nm为测定波长,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4×105L/mol·cm,稳定时间可达3 h.采用磷钼酸铵比色法测定磷,最大吸收峰位于7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0×105 L/mol·cm.镍和...
关键词:镀镍电极 分析   比色法测定 镍电极 磷含量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相对标准偏差 丁二酮肟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增敏光度法测定定影废液中的银被引量:4
《化学分析计量》2005年第3期54-56,共3页杜娟 
在pH=6.86时,Ag+与二甲酚橙(XO)、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发生显色反应,Ag+-XO-CTMAB三元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8×106L/(mol·cm),Ag+含量在0.0~50.0μg/(25mL)内服从比耳定律。将该法用...
关键词: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定影废液 光度法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增敏 AG^+ 最大吸收波长 表面活性剂 三元配合物 二甲酚橙 显色反应 比耳定律  回收率 
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锡合金中的微量铋被引量:6
《化学分析计量》2005年第3期57-58,共2页高琳 宋红 王彩红 姚军龙 
在0.36mol/L硫酸-0.60mol/L磷酸介质中,铋与DBF偶氮氯膦形成配位比为1∶3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3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L/(mol·cm),铋含量在0~1.2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该方法测定锡标...
关键词:DBF-偶氮氯膦 分光光度法测定 锡合金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微量 最大吸收波长 相对标准偏差 磷酸介质 比耳定律 显色反应 标准样品 测定结果 配合物 配位比 铋含量 标准值 测定值 硫酸 
硫氰酸钨(V)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化学分析计量》2002年第5期36-38,共3页梁玉珍 尹秀华 武继芬 
测定了水溶液中硫氰酸钨(Ⅴ)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405 nm.在盐酸浓度为3.56 mol/L、离子强度为0.088 mol/L的溶液中,硫氰酸钾溶液浓度在0.018~0.088 mol/L范围内,与硫氰酸钨(Ⅴ)络合物的平均摩尔吸光系数△-ε呈函数关系....
关键词:络合物 稳定常数 测定 硫氰酸钨 络合比 摩尔吸光系数 吸收光谱 光度法 
汞-双硫腙络合物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光度法研究被引量:4
《化学分析计量》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梁玉珍 谢丽娟 程红玉 
以Tween-20为增溶剂,用直接光度法研究了汞与双硫腙络合物的组成,以及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测得络合物的最大配位数为4,积累稳定常数分别为:β_1=3.77×10~4,β_2=8.03×10~6,β_3=7.75×10~9,β_4=5.60×10^(12)”。相...
关键词: 双硫腙 分光光度法 Tween-20增溶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