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

作品数:167被引量:105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铁刚徐方建李安春刘嘉麒陈发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第四纪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印度洋东经90°海岭末次冰消期孢粉源区的转换及机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3期823-836,共14页孙玉慧 罗传秀 向荣 刘建国 曾剑威 林刚 苏翔 万随 张兰兰 杜恕环 杨艺萍 黄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676047)资助。
海洋沉积物中的孢粉是反映大气环流变化与洋流输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北印度洋90°E海岭18I105A孔(孢粉分析长度为168 cm,即45.1 cal.ka B.P.以来)的孢粉群落分析,发现在12.6 cal.ka B.P.孢粉组合存在一个明显的转变,孢粉的组成由单...
关键词:90°E海岭 深海孢粉 陆源区 印度季风 
黄河源玛曲段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与冻融褶皱现象研究被引量:4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4期1010-1026,共17页肖奇立 陈豆 张玉柱 王宁练 黄春长 王浩宇 贾雅娜 潘昭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01060、41971116和41971088);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20060201)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专项项目(批准号:SKLLQG2107)共同资助。
通过对黄河源玛曲段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在黄河左岸第二级阶地前缘达尔琼东(DEQ-E)地点发现了两组漫滩相古洪水泛滥沉积层(OFD1和OFD2)。剖面厚448.5 cm,层次分明,未经人为扰动,沉积学特征显著。结合野外宏观特征与室内磁化率和粒...
关键词:古洪水事件 冻融褶皱 光释光测年 末次冰消期 黄河源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人类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原因探讨被引量:4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1期223-235,共13页金孙梅 侯光良 陈晓良 文德卓玛 高靖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1165);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项目(批准号:2020-ZJ-Y06)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处于欧亚文明交汇区,拥有古丝绸之路的高原支线,其严酷的极端环境对人类生存形成巨大挑战,研究高原自然环境与过去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应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模式与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选用了海拔、地形起伏度...
关键词:青藏高原 极端环境 地理加权回归 人类活动 
青藏高原中部当穹错末次冰消期以来湖面变化研究被引量:7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6期1619-1631,共13页丛禄 王懿萱 孙爱军 高东林 刘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100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批准号:2019QZKK0202)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是西风与季风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高原上的湖泊水位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本研究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青藏高原中部当穹错东北岸高出现代湖面235 m的一个湖相沉积剖面(DQ)进行了测年,丰富了全新世当穹错湖泊演化的年代数据,...
关键词:青藏高原 当穹错 湖泊水位 光释光测年 季风 
新疆天山地区不同海拔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被引量:22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5期1244-1253,共10页范义姣 田伟东 杨军怀 王树源 陈梓炫 马亚鹏 陆浩 高福元 贾佳 夏敦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444);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及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lzujbky-2019-kb01和lzujbky-2020-kb01)共同资助。
新疆天山地区是中亚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气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天山地区不同海拔的3个黄土剖面,结合磁学参数、粒度、碳酸盐、总有机碳含量,探讨该区域地形对粉尘堆积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末次冰消期以...
关键词:新疆黄土 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磁化率 环境演变 
中国末次冰盛期以来泥炭发育与气候变化被引量:6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4期1021-1030,共10页乐秀琴 吴海斌 张文超 李琴 喻杰 刘慧 于严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6YFA0600504);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88101、41572165、41125011和41877441)共同资助。
泥炭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轨道时间尺度上中低纬泥炭发育与季风演化关系及其对全球CH_(4)浓度变化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泥炭发育的起始...
关键词:泥炭发育 古气候定量化 东亚季风 CH_(4)浓度变化 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末次冰消期南大洋深部流通性增强的罗斯海沉积记录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3期678-690,共13页崔超 唐正 M.Rebesco L.De Santis 李朝新 王湘芹 孙书文 刘焱光 
意大利南极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ODYSSEA);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批准号:2019Q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6080和41406220);南大洋新专项项目“南极重点海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影响”(批准号:IRASCC2020-2022-01-03-02and 02-03)共同资助。
南大洋因其面积广阔等优势,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CO_(2)),因此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罗斯海作为南大洋第二大边缘海,是研究古海洋演化的理想海域。本研究采用罗斯海陆坡和海盆区的3根插管沉积物岩芯——BC0...
关键词:罗斯海 末次冰消期 生物硅 碳同位素比值 深层水上涌 
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东海陆坡滑塌沉积的地质年代与沉积学证据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3期704-711,共8页窦衍光 蔡峰 李军 李清 赵京涛 邹亮 王利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6077);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项目"亚洲大陆边缘的古海洋与古地理演化"(批准号:GASI-GEOGEO-04)共同资助。
基于东海陆坡区OT12-01孔长度为5.35 m沉积物AMS 14C测年、高分辨率粒度分析和XRF岩芯元素扫描数据,识别出了末次冰盛期(LGM)至全新世期间发生的多次滑塌事件。研究发现,OT12-01孔全新世晚期沉积层缺失,LGM至全新世期间呈现AMS 14C年龄...
关键词:滑塌沉积 AMS^14C测年 海平面波动 末次冰消期 东海陆坡 
末次冰消期太平洋地区大洋通风研究及展望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3期712-725,共14页杨岭 周卫健 程鹏 
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40000000);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项目(批准号:132B61KYSB20170005)共同资助。
作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温室气体,CO2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末次冰消期(18.0~11.7 ka)以来CO2含量的大幅波动和大洋环流格局变化密切相关,尽管北大西洋和南大洋环流格局变化显著,但对于太平洋地区环流格局变化及其如何响应CO2含量变...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大洋通风 太平洋 放射性碳 
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7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3期726-738,共13页陈禹飞 乔淑卿 石学法 葛晨东 李秋玲 刘升发 张颖 王小静 Somkiat Khokiattiwong Narumol Kornkanitn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U1606401);自然资源部"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批准号:GASI-GEOGE-03和GASI-02-SCS-CJ03)共同资助。
本文对泰国湾西部T93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常微量元素测试,探讨了沉积物物源和沉积环境变迁。T93柱状样全长381 cm,底层年代约14640 cal.a B.P.,间隔10 cm取样测试,样品平均年代间隔375 a。测试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来...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沉积物 物源 常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泰国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