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电磁搅拌

作品数:82被引量:27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周德丁宁钱静秋龙木军孔祥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首钢集团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炼钢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小方坯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及连铸工艺优化实践被引量:12
《炼钢》2018年第2期38-43,共6页周力 高书成 蒋栋初 马建超 徐昊 
为改善国内某钢厂生产的小方坯低倍组织及中心偏析,建立了断面为200mm×200mm的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在综合考虑钢种、拉速等参数的影响前提下,对最优的末端电磁搅拌(F-EMS)位置进行了分析,最终将F-EMS调整至距结晶器液面9.85m的位置处。...
关键词:小方坯 末端电磁搅拌 拉速 结晶器冷却 中心偏析 
小方坯末端电磁搅拌位置的确定被引量:5
《炼钢》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宋方圆 孙彦辉 赵勇 沈宏俊 段大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5AA03A502)
为提高某钢厂72A钢小方坯质量,减轻中心偏析,建立了小方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基于现场射钉试验和铸坯表面温度测量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的模型对小方坯连铸过程凝固传热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最合理的末端电磁搅拌安装位...
关键词:小方坯 数值模拟 中心固相率 末端电磁搅拌 
连铸坯凝固末端永磁搅拌与电磁搅拌对比研究被引量:4
《炼钢》2016年第2期36-40,共5页曾杰 张森林 曹长法 王广顺 陈伟庆 
为进一步改善高碳钢82A内部质量,在矩形坯180mm×240mm连铸机上进行了凝固末端永磁搅拌和电磁搅拌对比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永磁搅拌改善高碳钢内部质量效果优于电磁搅拌;永磁搅拌铸坯中心平均碳偏析指数为1.06,而电磁搅拌铸坯中心...
关键词:末端永磁搅拌 末端电磁搅拌 高碳钢矩形坯 中心碳偏析 搅拌速度 
大方坯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参数优化与设计被引量:13
《炼钢》2015年第4期42-46,53,共6页孙海波 李烈军 程晓文 丘文生 曾令宇 刘志明 
基于工业试验与射钉试验验证的二维凝固传热模型,对比分析末端电搅(F-EMS)安装位置和工艺参数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0.36~0.45m/min拉速浇铸时,随着拉速的增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铸坯纵剖面...
关键词:大方坯连铸 末端电磁搅拌 安装位置 中心偏析 
大方坯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2
《炼钢》2015年第1期61-64,77,共5页葛亮 曾亚南 汪成义 张西超 孙彦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32)
结合某厂大方坯连铸机的实际情况,采用ProCAST软件建立了数学传热模型,并利用射钉结果对模型加以修正,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大方坯模拟结果,末端电磁搅拌位置设在凝固率为0.6~0.7或者液芯35-55mm处效果不佳,研究铸坯凝固规...
关键词:大方坯 连铸 末端电磁搅拌 固相率 ProCAST模拟 
消除65钢盘条拉断率的生产实践被引量:1
《炼钢》2014年第1期21-23,28,共4页蔡常青 
介绍了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2012年7月份后65号高碳硬线盘条在市场上出现杯锥状拉断的质量异议的情况,分析了产生质量异议的原因是孔洞及中心部位的交替偏析,并对转炉、精炼、连铸进行了工艺优化,重点是对过热度与拉速进...
关键词:65钢 杯锥状断口 末端电磁搅拌 交替的正负偏析 缩孔与疏松 
C70DA钢小方坯末端电磁搅拌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0
《炼钢》2012年第6期15-17,28,共4页马建超 周青峰 苏笃星 曹斌 金红军 冯健 
针对末端电磁搅拌器在高碳钢C70DA小方坯连铸生产中存在的铸坯中心缺陷问题,分别采用射钉试验和CT3型特斯拉计对电磁搅拌位置处液芯厚度以及搅拌器内磁感应强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70DA钢小方坯实际生产过程中电磁搅拌位置液芯...
关键词:高碳钢 末端电磁搅拌 磁感应强度 中心缺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