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

作品数:461被引量:14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改俊张岩黄德海张学继钟小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畏人知畏己知
《资源导刊》2024年第14期58-58,共1页陈鲁民 
清乾隆年间,某地县令叶存仁三年任期已满,即将离任,百姓恋恋不舍。他素来廉洁自律,一尘不染,官声甚佳,颇受拥戴,且又一向低调内敛,不喜张扬。为了不惊动幕僚及周围百姓,他选择半夜乘船离开。岂料,叶存仁乘坐的船在河面上没走多远,迎面...
关键词:廉洁自律 存仁 幕僚 乾隆年间 
曾国藩如何识人用贤——读《谋国: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
《现代国企研究》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刘昌宇 
学会识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走到了权力的巅峰,尔后功成身退,成就一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和文学家之美名。其同乡左宗棠曾评价他有“知人之明”,其实,...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知人善用 左宗棠 曾国藩 幕僚 功成身退 风云人物 理学家 
从“龙门四品”郄视北魏楷书“南朝化”进程
《大学书法》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赵豪 
“龙门四品”长期以来以经典书法作品的面貌为人熟知,然经研究发现,其作品既包含统治阶级与邑主群体“南朝化”观念的外在物化表现,亦揭橥邑主群体的“士族化”趋势。北魏孝文帝对统治阶层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南朝典制的渴慕,宗室...
关键词:“龙门四品” “南朝化” 士族化 藩府幕僚 百工伎巧 
曾国藩为何彻底弃用这位幕僚
《文史博览》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眭达明 
同治五年(1866)二月初八日的曾国藩日记,看上去平淡无奇,实际上隐藏着非常重要的内容:“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出门辞行,拜客四家,午初归。围棋二局。中饭后阅本日文件,见客四次,下对联各款,发报三折、七片,核批札、信稿。清理各件,至夕清...
关键词:曾国藩 信稿 清理 
从日本来的词
《群言》2024年第4期62-63,共2页李乔 
相传,清末某达官的幕僚拟稿,偶用一新名词。某批曰:“某某二字,乃日本名词,阅之深为可厌。”其幕僚复批曰:“名词二字,亦日本名词,阅之尤为可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它说明了一个情况:晚清时进入中国的日本词非常多,想躲开都不容...
关键词:新名词 二字 幕僚 日本 复批 
“知府”明朝才成为正式官名
《山西老年》2024年第3期25-25,共1页
知府重在“府”,府的变化直接体现了知府的变化,这其中还是很有说头的。魏晋时期,州刺史同时兼着将军的职务。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关键词:州刺史 将军 衙门 知府 幕僚 魏晋时期 
从《奏折谱》看清代幕僚的安全保密意识
《保密工作》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姚刚 
清初承袭明制,以题本和奏本作为主要的奏事文书,随着统治基础的逐步稳固和帝王集权的日益加强,清代社会政治生态造就了独特的公文文化——奏折制度。从公文本体上看,从康熙时期的密折开始,历经乾隆十三年的废止奏本(由奏折取代奏本,与...
关键词:光绪二十七年 奏折制度 保密意识 
没文化不可怕,半部论语治天下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32期46-47,共2页嘉亦 
1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字则平,曾祖父是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在唐末任瀘州司马,父亲赵迥在五代时任相州司马,赵普是赵迥的长子。父亲赵迥不堪战乱,举族迁居迁至洛阳。赵普早年曾是后周永兴节度使的幕僚,被举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的幕僚。而后...
关键词:唐末 赵匡胤 三河县 幕僚 后周 
没了脾气的左宗棠
《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21期29-29,共1页张勇 
那一年,湖南巡抚官邸来了一个新书生,说话时总是昂首挺胸,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锐气。很多幕僚对这个锋芒毕露的书生没有好感,于是便有幕僚私下捉弄他,不是让他端茶倒水,就是让他帮着整理杂物。书生明知道这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也只好强压心...
关键词:湖南巡抚 左宗棠 幕僚 锋芒毕露 书生 锐气 
武元衡西川幕僚的擢选
《文史杂志》2023年第5期30-33,共4页兰卡塔 
幕僚们对藩镇、府主有其个人的抉择,而府主对幕僚们的选择也与个人喜好相关联。府主与其幕僚,往往存在若隐若现的关联。二者的这种趋同性,也构成幕府人物关系的内在驱动逻辑。从文学才能、政治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武元衡擢选...
关键词:武元衡 西川 幕僚擢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