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艺术

作品数:82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彭潇霞米吉提·尤努斯曾琎李开荣夏凡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木卡姆艺术的法律保护研究
《时代人物》2025年第7期0115-0117,共3页麦迪乃木·麦麦提 
目前木卡姆艺术的法律保护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中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为补充的法律保护体系。但该公法保护体系方式单一,可操作性较差,...
关键词:木卡姆艺术 公法 私法 协同规制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英语角》2024年第28期6-9,共4页
列入年份:2008年。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关键词:口头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表现形式 
段蔷:新疆民间音乐的守望者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方惠民 
段蔷,本名段希亮,出生于1934年,山西浑源人。1949年,15岁的他以学生的身份从兰州被招收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又名西北野战军)的文工队,参军进疆,先后在部队文工团、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艺术研究所工作。段蔷,一生致力...
关键词:新疆民间音乐 新疆艺术研究所 民间乐器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音乐地理 第一野战军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守望者 
简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疆杂技魔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美好前景
《杂技与魔术》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王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新疆杂技魔术与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已经到了濒临绝迹的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大力扶持新疆文艺事业发展,许多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技艺重焕生机,新疆杂技魔术事业逐步走上了正轨。如今,作为新疆...
关键词:杂技节目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艺术剧院 杂技剧 魔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舞台表演艺术 审美趋向 
“生命如歌——万桐书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专题展
《中国音乐学》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基于CNKI知网数据的木卡姆音乐研究文献综述(1990-2022)
《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3期192-201,共10页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裴家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ZDA283);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业务基本经费“我国多民族文学诗学”科研团队项目(项目编号:1110130101)阶段性成果。
自从2005年中国新疆木卡姆艺术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之后,在我国音乐界再度掀起了“木卡姆研究热”现象。木卡姆的歌词、音乐、结构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了更好地研究木卡姆的文化价值,更加坚定文...
关键词:木卡姆艺术 音乐学 文献综述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承千年 历久弥新
《青岛画报》2023年第3期90-93,共4页
新疆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之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域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抒发感情的民歌、俗乐,以及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原始的木卡姆早在千余年前就已...
关键词: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木卡姆 民间舞蹈 古代西域 多民族聚居 历久弥新 即兴 抒发感情 
包容互鉴喻古今 交融贯通民族情——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大型原创杂技剧《唐古百戏》首演
《杂技与魔术》2021年第3期23-24,共2页黄国庆(文/图) 
2021年6月3日,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创作演出、著名导演李西宁编剧并执导的大型原创杂技剧《唐古百戏》在新疆乌鲁木齐木卡姆艺术团剧场举行了隆重的首演仪式。参加首演仪式的领导及专家有: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
关键词:杂技家协会 分党组书记 杂技界 杂技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木卡姆艺术 驻会副主席 百戏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1年第3期2-2,共1页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融合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的词语。新...
关键词: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木卡姆 演唱方式 新疆维吾尔族 社会风貌 唱词格律 押韵方式 民间故事 
新媒体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木卡姆”艺术为例被引量:1
《中国报业》2020年第20期88-90,共3页李小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的传播网络建构与文化适应研究”(17YJC860027)的阶段性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网络传播与维吾尔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XJEDU070216C04)的成果。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并不是很乐观。新媒体技术及其传播方式能够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载体中得以传播和延续。本文以十二木卡姆为例,探讨如何运...
关键词:十二木卡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 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