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

作品数:541被引量:73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永春张玉瑜李浈张十庆周学鹰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中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传统圆木作箍桶技术及箍桶工具研究
《华中建筑》2024年第9期148-151,共4页白世浩 任丛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京畿地区建筑木作手工工具近现代发展史研究”(编号:51908543)。
圆木作属小木作,加工品包括盆桶勺盖等日常生活用具。其加工技艺包括砍削、刨腰、箍铁等,相较于大木作,对圆木作的研究较为稀少,而圆木作中代表性的箍桶技艺也正处于后继无人的境况。该文通过对贵州市榕江县大利村杉木箍桶技艺的调查研...
关键词:圆木箍桶 箍桶工具 圆木作 技术 传承 
闽北传统大木作营造意匠研究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19年第2期105-109,共5页丁艳丽 张鸿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378357)
该文以闽北流传至今的大木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与闽北多位大木掌墨师在施工现场跟踪记录,对闽北大木作的营造意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营造观念、篙尺技艺、榫卯技艺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匠技口诀、匠习手风。为进一步区划...
关键词:闽北 大木作 篙尺技艺 榫卯技艺 匠技口诀 
福州苍霞清末民初民居木作类型初探
《华中建筑》2017年第5期118-123,共6页韩佳君 贾东 
2012<北京市(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建筑学卓越人才培养(编号:PXM2015-014212-000022)
位于福州老城区与仓山城区中轴线上的福州苍霞保护区不仅是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区域,更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地,其传统民居可以说是福州地区的一个缩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旨在记录与总结闽东传统民居的大小木作特征,以实地调研...
关键词:苍霞 穿斗式 传统民居 木作 
《营造法式》参数化——殿堂式大木作的算法生形被引量:5
《华中建筑》2016年第12期41-43,共3页陈晓卫 王曦 
以古城复原为契机,研究《营造法式》中殿堂式大木作各个构件之间的关联,通过Grasshopper平台将其参数化,实现以输入对应的参数来生成对应的形体。并进一步提出,参数化模型有利于设计者对不同形体进行整体把握,为今后宋代官式建筑的复原...
关键词:《营造法式》 参数化 殿堂式 大木作 算法生形Grasshopper 
豫东商丘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术初探
《华中建筑》2014年第8期67-70,共4页刘玉洁 唐丽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1BAJ08B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建造现代可持续的居住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传统民居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生态建筑理念和经验。基于这样的背景,该文以豫东商丘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传统...
关键词:木作 砖瓦作 营造 可持续 
浅析宁波传统民居大木作构架特色被引量:7
《华中建筑》2013年第5期150-155,共6页蔡丽 
该文以宁波传统民居的大量实例测绘和野外调研为基础,平面布局研究为前提,介绍了抬梁檩式木构榫卯关系,重点阐述了正房及厢房大木构架类型,试图诠释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宁波地方大木作构架特色。
关键词:传统民居 大木作 榫卯 翻楼 
唐代木构大木作用料量计算方法探析
《华中建筑》2012年第11期135-137,共3页王天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08XZS005)
唐代木构建筑是建筑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研究内容颇为广泛,但鲜有涉及木构建筑用料量问题。而此问题实为联系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木构建筑研究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唐代木构建筑理论研...
关键词:唐代木构建筑 用料量 计算方法 
湖北传统民居木结构营造工艺探究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0年第9期201-205,共5页赵彬 刘茁 
该文从湖北传统民居的构造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其民居建筑从承重结构到大木构件的营造技术。通过对民居建筑与官式建筑的比较,分析其地方特色做法,梳理出湖北民间传统的大木营造工艺。
关键词:湖北传统民居 结构构造 大木作 营造工艺 
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大木作营造认知——梁架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0年第6期169-172,共4页叶明晖 孟祥武 
在中国古代建筑大木作营造作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直观的认知学习这一部分,加深对古代建筑成就的认同,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博大,笔者尝试让学生亲手制作大木构件模型。以七檩硬山建筑的木构架为例,从计算、加工到安装,遵循古代匠...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教学 大木作 营造 梁架 
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大木作营造认知——斗栱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0年第5期191-193,共3页叶明晖 
该文通过采用三维立体式教学,以平面讲述、动画演示、透视解剖、实物模型制作的递进方式,让学生真正认识斗栱,认识中国古建筑。
关键词:斗栱 教学 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