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缘

作品数:33被引量:3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海龄黄文凯孙桂华阎贫闫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地质学报》《Science Bulletin》《中国科学院院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北缘IODP U1502B钻孔蚀变洋壳的热液作用特征及对海盆初始张裂过程的启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5年第1期194-205,共12页郑长声 黄小龙 杨帆 于洋 丁兴 朱圣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90812、4200204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队伍经费(GML2022006)联合资助。
本文对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南海北缘洋陆过渡带的U1502B钻孔下部的蚀变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研究。按蚀变矿物的类型及含量样品可分为轻度(蚀变矿物含量<50%)、中度(蚀变矿物含量为50%~80%)和重度(蚀变矿物含量>80%)蚀变玄武岩...
关键词:洋中脊 初始张裂 热液系统 蚀变洋壳 蚀变矿物组合 南海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南海北缘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遗迹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2期623-635,共13页张路 邓小凡 蔡晨 周卉 高锐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3);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7ZT07Z0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106067,42304105)联合资助
现今南海北部陆缘中生代是否存在古太平洋俯冲及其具体位置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探查和揭露这一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以及华南大陆东南部大面积花岗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前人曾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尚缺...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南海北部陆缘 下地壳-上地幔倾斜反射 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 
南海北缘陆相断陷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以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为例
《古地理学报》2024年第5期1108-1126,共19页高梦天 尤丽 胡高伟 龚宇 李彦丽 陈亚兵 冯琦 韩骏威 刘国麟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万亿大气区专项(编号:KJZH-2021-0003-00);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编号:KJGG-2022-0103,KJGG2022-0404)联合资助。
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发育3套有利烃源岩,但对其层系归属、优质烃源岩特征和发育模式认识不清晰。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文昌组层序地层划分、梳理烃源岩发育特征、明确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优...
关键词:断陷盆地 层序地层 有机质富集 发育模式 始新统 文昌组 顺德凹陷 珠江口盆地 
南海白云-荔湾深水区同扩张期岩浆活动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3年第10期3781-3798,共18页朱筱曦 赵中贤 卓海腾 庞雄 郑金云 孙龙涛 孙珍 
王宽诚教育基金项目(No.GJTD-2018-13);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20B11115200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Nos.GML2019ZD0104,2019BT02H594,GML2019ZD02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No.2017A03031200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9040102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2076077);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资助.
南海陆缘深水区发育同裂陷期及同扩张期岩浆,但其时空展布特征、岩浆活动量及活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选取三维反射数据质量较高且覆盖全面的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对岩浆活动开展解释和岩浆量的统计工作.在钻井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反...
关键词:南海北缘 白云-荔湾深水区 岩浆活动 时空展布 岩浆量 地球物理 构造 
南海南缘礼乐盆地在南海扩张前的位置恢复
《地学前缘》2023年第5期420-429,共10页陈雯霖 郑求根 黄一鸣 张懿 林畅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30816)。
本文依据洋中脊两侧磁条带的对称性和同期磁条带的等时性,利用南海已有的磁异常条带资料,假定华南大陆连同南海北缘位置相对固定,南海南缘从32 Ma开始向南漂移,恢复了南海的扩张历史和礼乐盆地在不同时期的相对位置。结果表明,礼乐盆地...
关键词:南海南缘 南海北缘 礼乐盆地 位置恢复 珠江口盆地 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缘钻探选址:滨海断裂带大型海洋地质灾害研究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22年第8期2853-2865,共13页杨晓东 张锦昌 邱强 林间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21B151502009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6059,41976066,41976064,41776058,41890813);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133244KYSB20180029,131551KYSB2020002,Y4SL021001,QYZDY-SSW-DQC005,ISEE2021PY03,E1SL3C02);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B1111520001);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Sinoprobe Lab 202227)联合资助的成果。
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缘的一条大型活动断裂带,其位置靠近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滨海断裂带全长超过1200 km,包括西段(北部湾-阳江),中段(珠江口)和东段(粤东-福建)。其西段和东段历史上至少曾发生过4次大地震(M7+),中段目前是一个大地震空...
关键词:滨海断裂带 大洋钻探 断裂结构 钻孔沉积 地震 海啸 
南海北缘东部揭阳凹陷的东沙运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1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1年第1期201-210,共10页杜晓东 刘军 徐乐意 张青林 郑金云 张明 吴琼玲 蔡国富 李三忠 索艳慧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4)资助。
东沙运动为新近纪中晚期以来发生于南海北缘的一次构造运动,影响范围主要为东沙隆起及其周缘,对油气的晚期成藏具有重要作用。揭阳凹陷位于东沙隆起东侧,东沙运动的响应明显,且具有一定特殊性。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和三维地震资料,对东沙...
关键词:南海北缘 东沙运动 揭阳凹陷 走滑断层 油气 
南海北缘古近纪断裂活动规律及控盆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被引量:18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1年第1期20-39,共20页占华旺 蔡国富 张志伟 王光增 李颖薇 索艳慧 王鹏程 姜素华 刘博 郭玲莉 朱俊江 李三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4、4197605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4001-003);泰山学者项目对李三忠和刘永江教授的资助;青岛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9-3-2-19-zhc);中央高校科研经费联合资助。
南海北缘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缘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这些盆地记录了新生代南海北缘构造演化过程。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 阳江东凹 控盆断裂 活动强度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西江凹陷早新生代断裂演化及其对南海北缘应力场顺时针旋转的响应被引量:19
《地球科学》2020年第6期2199-2209,共11页程燕君 吴智平 张杰 陈明明 戴伊宁 楚逸忱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No.2016ZX05024-002-00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No.ZR2017BD01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No.17CX02004A)。
南海北部发育了一系列的新生代盆地,该类盆地记录了新生代早期南海北缘应力场顺时针旋转过程,西江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内,记录了这一过程.利用丰富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西江凹陷断裂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凹陷基底在新生代之前...
关键词:断裂体系 应力旋转 西江凹陷 物理模拟 早新生代 石油地质 
南海北缘古近纪裂陷结构时空差异及控制因素——以珠江口盆地为例被引量:1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367-376,共10页刘雨晴 吴智平 程燕君 吴克强 何敏 张杰 张勐 陈明明 
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1)
为加深南海北缘地区新生代盆地复杂裂陷结构的认识,以珠江口盆地为例,利用丰富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古近纪裂陷结构的发育及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地震剖面构造与地层的精细解析以及断裂活动速率计算等手段,解剖了珠江口盆地内...
关键词:断裂体系 裂陷结构 古近纪 珠江口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