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中部

作品数:43被引量:37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青芳李双林董贺平申顺喜张新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更多>>
相关期刊:《物探与化探》《中国环境科学》《海洋地质前沿》《岩矿测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进积体序列与古河流系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陈晓辉 陆凯 田振兴 温珍河 徐晓达 张勇 孔祥淮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5万锦西、日照和霞浦县等图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DD20160139),“1:25万东海重点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GZH201500203),“东部重点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DD20221710);国家海洋地质专项项目“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与共享”(DD20190377)。
通过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与钻孔沉积地层的综合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海域的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显示,基于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老至新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U5、U4、U3、U2、U1-2、U...
关键词:进积体 古河道 层序地层 晚更新世以来 南黄海中部 
南黄海中部MIS6期以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2期92-105,共14页黄龙 耿威 陆凯 田振兴 张勇 温珍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专项项目(DD20190205,DD20190208,DD20221710,DD20191003)。
对南黄海中部SYSC-1孔0~30 m段岩芯稀土元素(REE)和粒度进行分析,结合年代测定,研究了沉积物REE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物质来源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REE含量为111.66~231.12μg/g,垂向分布变化较大,均值与中国黄土∑REE均...
关键词:稀土元素 物源 MIS6期以来 南黄海中部 
南黄海中部隆起带折射波层析成像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年第2期803-813,共11页胡雪莹 龚锐 高顺莉 张建明 刘玉柱 耿建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964)资助。
南黄海中部隆起带中、古生界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由于该区处于水深10~100 m的浅水环境,地震记录上多次波十分发育;且上覆新生界低速地层与下伏中、古生界高速地层速度反差可达2~3倍,形成了地震波能量屏蔽界面,下伏地层反...
关键词:速度建模 折射波层析成像 反射波速度分析 偏移成像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带 
测井约束的海洋CSEM反演及其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勘探应用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70-77,共8页朱宇启 裴建新 段双敏 吴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40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964015)资助。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CSEM)对于油气储藏饱和度判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为其用于油气储藏检测奠定了基础。但是海洋CSEM相较于地震勘探而言对异常体的垂向分辨率较低,这为海洋CSEM资料反演异常体垂向结...
关键词:海洋CSEM 测井约束 局部细化 垂向分辨率 南黄海 
近70年来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物源的变化及其与东亚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关系被引量:2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12期98-106,共9页安郁辉 陈彬 张欣 陈立雷 盛琛 杨磊 董超 刘健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906066);浙江中部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276);浙江省海岸带重点综合地质调查(嘉兴重点区)项目(2017005)资助。
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F0306柱状样沉积物中的210Pb同位素、粒度和常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综合探讨了长江物质在研究沉积物中所占比例的阶段性变化及其与东亚季风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长江物质在沉积物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差异,这...
关键词:泥质区 南黄海中部 物源 常量元素 东亚夏季风 
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沉积过程——基于岩心粒度和有机质指标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9年第11期75-88,共14页皮仲 李铁刚 类彦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043,41976058,41830539);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13)
海陆交互作用下的南黄海沉积环境复杂,其沉积机制一直是古海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Z1岩心为载体,对196个样品的粒度和整体有机质指标(TOC、TN、TOC/TN和δ13Corg)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5个层位进行AMS14C年龄...
关键词:古海洋 黄海暖流 黄海冷水团 粒度 有机质 
南黄海中部浅地层剖面数据处理新进展被引量:2
《海洋地质前沿》2019年第6期69-72,共4页王小杰 徐华宁 刘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08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C0307400)
1原始资料分析南黄海中部主要包括南黄海中部平原、黄海槽浅谷、济州岛西北部沙脊地形、苏北岸外舌状地形体系、侵蚀堆积斜坡等地形单元,地形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由于采集环境和采集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浅地层剖面数据信噪比较低...
关键词:南黄海中部 浅地层剖面 数据处理 地形体 原始资料 地形结构 采集设备 剖面数据 
黄海的演化之路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9年第1期56-57,共2页刘锐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人类历史之于沧海桑田,不过须臾之间,然而,今天的我们通过地球系统科...
关键词:南黄海中部 泥质区 古渤海 海平面 
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被引量: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10期1377-1390,共14页钟福昌 向荣 杨艺萍 赵美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8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6040、91228207);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项目(编号:XDA11030104)资助
黄海中部冷水团与现代黄海环流体系密切相关,对区域海洋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黄海冷水团的变迁对理解区域环境变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底栖有孔虫群落对底层水体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底层水团重建的重要指标.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N02柱...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 南黄海中部冷水团 中晚全新世 ENSO 东亚冬季风 
南黄海中部悬浮体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16年第3期518-526,共9页仲毅 乔璐璐 王震 李建超 刘世东 赵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6030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906025号;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BS2012HZ022号;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项目;GZH20110020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856号
南黄海中部悬浮体浓度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对该海域泥质区的生成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黄东海物质交换、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生成机制,利用2006年至2009年四季节的温度、盐度数据,结合水样抽滤获得的悬浮体质量浓度数据和LISST观测到的悬浮体...
关键词:悬浮体浓度 黄海暖流 黄海冷水团 黄海沿岸流 泥质区 季节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