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行权

作品数:9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朗田玉才宗成康刘利民李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世界知识》《史学月刊》《抗日战争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近代列强攫取在华沿海和内河航行权的经过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133-136,共4页李国华 
关键词:内河航行权 沿海贸易 外国船舶 列强 近代 商务印书馆 国际法 领土主权 
英美战时废约政策之异同与协调被引量:9
《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3期1-24,共24页王建朗 
与应付 2 0世纪中的若干重大事件相似 ,抗战时期 ,英美在对待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问题上同样保持着协调的姿态。他们同时向中方作出展开谈判的提议 ,并提出了相差无几的条约草案 ,最后又在同一时间与中国签订了原则和措辞大体相同的新约 ...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中国 沿海贸易 内河航行权 美国 英国 抗日战争 
试论郑观应的国际法思想被引量:2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96-100,共5页田玉才 
郑观应通过对近代国际法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际法思想。他认为中国应与国际社会接轨 ,以国际法为处理对外事务的主要依据 ,并从国际法角度提出了变法维新。
关键词:郑观应 国际法思想 公法 领事裁判权 关税自主权 内河航行权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教育 
评郑观应的经济、政治改革思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28-31,共4页陈昕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待鹤人。咸丰八年(1858年),弃科举,赴上海经商,自开茶庄,又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与外商关...
关键词:郑观应 政治改革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家 “官督商办” 设议院 外国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内河航行权 资产阶级维新 最惠国待遇 
试论早期维新派反对不平等条约思想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年第4期18-21,共页宗成康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国内出现了日益强烈的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早期维新派郑观应.马建忠、薛福成、何启、陈炽、胡礼垣等人便是代表.早期维新派关于不平等条约问题的著述甚丰...
关键词:早期维新派 平等条约 清政府 郑观应 薛福成 国际法 内河航行权 关税自主权 裁判权 中国人民 
试论《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影响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1995年第11期50-51,共2页史春林 吴长春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本文拟就《马关条约》给中国近代航运业造成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近代航运业 《马关条约》 轮船航运业 清政府 甲午战争 内河航行权 日本 划分势力范围 航运企业 中国沿海 
中国航权的丧失与甲午战争前外国轮运势力侵入长江及镇江述论被引量:1
《高校教育管理》1988年第4期116-122,共7页郭孝义 
184(?)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在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大门被敲开了,不断遭至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当时,它们除去继续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外,更要在中国开辟...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长江 内河航行权 镇江 《南京条约》 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 近代史 清政府 甲午战争 
試論王鞱的改良主义思想
《史学月刊》1958年第4期17-21,共5页吳雁南 
王鞱所处的时代是中國社会經歷着巨大变化的时期(1827——1897),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成熟却是在第二次鴉片战爭和太平天国失敗后(1)。第二次鴉片战爭后,外國資本主义在中國不僅取得了沿海航行权和內河航行权,而且把持了中國的??不僅开始...
关键词:改良主义思想 资本主义 太平天国革命 清政府 内河航行权 封建主义 政治 封建制度 科举制度 被压迫民族 
内河航行权
《世界知识》1948年第3期13-13,共1页方仁 
六月十五日的大公报上,登载了一段这样的消息:「美援物资的运输问题已经解决,而且这也是美援的附带条件之一,即内河航权的暂时开放,允许美国船只直驶南京汉口两埠。」但,王外长解释说,这并未有损中国主权。一位外交人士,还特地对记者发...
关键词:船舶 外圃 港口 口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