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

作品数:15734被引量:20064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俊宴李和平陈天陈宏史宜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陈宏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城市空间形态指标与街区风环境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新建筑》2020年第5期139-143,共5页胡兴 魏迪 李保峰 陈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2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kfyXKJC030)。
为了发现城市空间形态指标与街区风环境的相关性,需要在街区空间形态的各种变化中,寻找与排查出各城市空间形态指标最适用的街区形态类型和取值区间。针对多为基于理想街区形态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各指标的物理意义及...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指标 城市微气候 街区通风 相关性分析 
基于江风渗透能力的街区形态控制研究--以街区围合形式和街道走向为例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20年第10期22-27,共6页陈扬骏 陈宏 管毓刚 吴昀霓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滨水街区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数的特点愈发明显,其微气候和空气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合理的街区空间形态对于引入江河风来改善微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为标志物,通...
关键词:数值模拟 滨水街区 空间形态 实测 江风 城市通风 
街区空间形态对于交通污染在街谷相邻街区扩散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新建筑》2019年第5期8-12,共5页陈宏 杨东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2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4)
街区空间是居民活动最活跃的场所,由街谷空间内部交通污染扩散引起的街区空间空气质量的变化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利用CFD模拟的方法,针对街谷内交通污染物随气流向街谷相邻空间的扩散状况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18个案例从建筑山...
关键词:街谷相邻空间 街区空间形态 交通污染 CFD模拟 
空间形态指标对于板式街区通风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8
《城市规划》2018年第12期97-108,共12页甘月朗 陈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4)资助.
良好的风环境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促进空气污染物扩散。在城市设计中,需要一套指标用于引导相应片区的空间形态设计以获取良好风环境。这套指标既要清晰表征片区空间形态的变化,又要较准确预测由此引发的风环境变化。目前该方向的...
关键词:空间形态指标 街区通风 CFD 相关性分析 
街区尺度不同绿化覆盖率对PM_(10)、PM_(2.5)的消减研究——以武汉主城区为例被引量:44
《中国园林》2018年第3期105-110,共6页戴菲 陈明 朱晟伟 陈宏 傅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538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7782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编号31570699)共同资助
在城市整体颗粒物空气污染情况下,构成城市肌理的普通街区中PM_(10)、PM_(2.5)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绿色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8个国控点与2个课题组自测点的PM_(10)、PM_(2.5)数据,以及遥感影像解译的不同街区绿化覆盖...
关键词: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绿化覆盖率 街区尺度 PM10 PM2.5 
我国在街区尺度的城市微气候研究进展被引量:41
《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75-81,共7页郭琳琳 李保峰 陈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耦合机理与控制(51538004)
随着城市气候问题的突显,作为城市微气候环境有机组成的街区尺度微气候研究尤为关键。对我国在街区尺度城市微气候研究的学科分类、研究历程、研究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街区尺度的空间界面属性与空间形态组织等方面对促使微...
关键词:城市微气候 街区尺度 综述 展望 
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街区尺度篇被引量:40
《建筑学报》2016年第2期61-65,共5页陈宏 甘月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4)
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LEED评价标准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条文核心思想的总结归纳与引导性技术的逆向推演,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探索了绿色建筑在街区尺度的设计原则,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工程实践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绿色建筑设...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LEED 绿色建筑 设计原则 街区尺度 
城市微气候调节与街区形态要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城市建筑》2015年第31期41-43,共3页陈宏 李保峰 张卫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耦合机理与控制(编号:51538004)
城市微气候的形成除了受到宏观的气候因素影响外,也受到城市空间中热传递之差异的影响,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街区形态要素对城市空间中的热传递产生直接影响,因而成为城市微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微气候状...
关键词:城市微气候 街区形态要素 热传递 主要影响因素 调节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