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秧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武军李雪生马跃峰伏军洪亚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厅湖南农学院武宁县农业局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农业科技》《植物保护学报》《现代农业科学》《农技服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什么药剂拌种和浸秧预防稻水象甲
《农技服务》2020年第4期42-42,共1页
1拌种处理用60%吡虫啉(高巧)悬浮种衣剂20~25 mL对水20 mL,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种子处理干粉剂25~30 g,拌水稻种子1 kg。2浸秧处理用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 g,或10%呋虫胺(护瑞)可溶粒剂50 g对水50 kg,浸泡秧30 min后移栽。
关键词:丁硫克百威 拌种处理 稻水象甲 水稻种子 吡虫啉 种子处理 浸秧 好年冬 
药剂防治稻蓟马
《湖北植保》2013年第3期28-28,共1页
①喷雾法:在叶尖受害初卷期,每亩用40%乐果、50%杀螟松,90%敌百虫,或50%巴丹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②浸秧法:在移栽前,把受害秧苗的上半部。放入40%乐果或90%敌百虫的1000倍液浸一分钟,再堆闷1小时后插植。
关键词:药剂防治 稻蓟马 喷雾法 敌百虫 杀螟松 乐果 浸秧 秧苗 
多菌灵、杀虫双浸秧根预防稻飞虱等效果试验
《科学种养》2011年第8期27-27,共1页万兆忠 
一、试验目的 将多菌灵、杀虫双稀释后,在水稻栽插前浸秧根,试验其对水稻叶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预防效果。
关键词:效果试验 预防效果 多菌灵 稻飞虱 杀虫双 浸秧 稻纵卷叶螟 试验目的 
多菌灵、杀虫双浸秧根试验总结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6期57-57,共1页万兆忠 
一.试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了解多菌灵、杀虫双稀释后,浸秧根栽插,预防水稻叶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二.试验材料 及区域1试验药剂A.上海众信化工农药厂生产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B.江西宜春信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8%杀虫...
关键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杀虫双水剂 试验总结 浸秧 稻纵卷叶螟 试验目的 试验材料 稻叶瘟 
多菌灵、杀虫双浸秧根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农技服务》2011年第4期451-451,455,共2页万兆忠 
在水稻移栽前用,多菌灵和杀虫双配制成药液对水稻秧根进行了浸泡试验,以研究多菌灵、杀虫双浸秧根后对水稻叶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多菌灵、杀虫双浸秧根能预防稻叶瘟的发生,但对预防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不...
关键词:水稻 浸根 病虫害 预防 
硫酸锌浸秧能增产
《农家参谋》2010年第2期11-11,共1页杜远存 
硫酸锌含有硫和锌,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于2008~2009年连续在罗坪、石门楼乡进行了早、晚稻施硫酸锌试验,结果表明:用硫酸锌浸秧根的禾苗返青快,分蘖多、叶色绿、空秕率低、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比不用硫酸锌浸...
关键词:硫酸锌 每穗总粒数 微量元素 生长发育 空秕率 千粒重 浸秧 有效穗 
如何防止番茄越夏败秧
《农民致富之友》2006年第6期26-26,共1页朱晓光 
关键词:越夏 番茄 吸收能力 吸收养分 温度变化 培土 根系 抗病力 浸秧 垄栽 
水稻苗叶瘟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z1期27-28,共2页王黎明 樊毅 岳利华 徐正津 
用 2 0 %三环唑 (tricyclazole)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浸种 2 4h后播种 ,可以推迟苗叶瘟的发生期 ,减少秧田施药次数 ;用 2 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75 0倍液浸湿秧苗 30s左右取出 ,堆置 30min后移栽 ,本田不再施药即可有效地控制本田叶瘟 ...
关键词:稻瘟病 浸种 浸秧 
α-萘乙酸乳油浸秧对晚稻植株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广西农业科学》2000年第4期176-177,共2页马跃峰 李雪生 林明珍 
用 2 .5%α-萘乙酸浸秧对晚稻具有明显的促进根数、根重增加 ,促高 ,增加分蘖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2 0 ppm浸秧处理 ,插后 5天 ,根数增加 19.8% ,根重增加 34.3% ,产量提高 14 .8%。
关键词:Α-萘乙酸 浸秧 植株生长 产量 晚稻 
BR—120浸秧效果试验
《植物医生》1996年第3期19-19,共1页郑持炎 黎军 熊良新 
BR—120浸秧效果试验郑持炎,黎军,熊良新(四川省开县植保站634400)(四川省开县竹溪镇农技站)BR-120是国际上最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提高农作物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系发达,显著增...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 BR-120 浸秧 水稻 增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