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

作品数:562被引量:98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穆光宗王冰戴平安姜娜童春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孝道文化入法 直指精神赡养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35期10-12,共3页王婷婷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社会中如何应对老龄化及由此而带来的养老问题,将成为我们今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大量的信息显示了现代社会的养老在精神、生活照料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而消解这一困境,...
关键词:孝文化 养老 老龄化 
“常回家看看”引礼入法操作性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8期54-56,共3页丛欣欣 王思涵 梁雨蕉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精神赡养"入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从老年人的主体性意识、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相关救济制度三个角度对"精神赡养"入法的操作性问题予以说明。本文认为老年人的主体性意识缺失影响了其权利的保障,...
关键词:精神赡养 老年人 引礼入法 
维权新焦点——老年人精神赡养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5期237-238,共2页崔征 王海洋 关爱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权益保护日益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老年人赡养是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物质赡养,而忽视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但近年来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赡养 法律完善 
浅谈老年人精神赡养入法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16期277-278,共2页陈庆华 
2013年国家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改,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入法是法律与社会道德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结果。在新法执行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的分工,通过建立赡养人精神赡养义务的监督机制,完善...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赡养 法治与德治 社会和谐 
对“常回家看看”入法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26期246-247,共2页郭杰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对老年人从家庭成员那里获得精神慰藉的权利的法律保障,但该法律规定应作为一种对一般义务的规定,应为宣示性条款,不应具有强制执行性。对老年人获得精神慰藉权利的保护,短期来看可以通过将这种道...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制度 精神赡养 
浅析实现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16期281-282,共2页晏武侠 
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问题一直为全世界社会保障立法所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又生发出新的问题,即立法在关注老年人的物质赡养的同时,还应强调子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权利义务的规定。本文从精神赡养对完善老...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 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实现的安排 
精神赡养问题的道德法律化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28期118-118,共1页钟华龙 
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家庭模式的裂变,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愈发引人关注。本文结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对精神赡养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精神赡养 家庭模式 空巢老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