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基础

作品数:44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欣广王浩斌陈锡文刘立峰邱靖基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河南大学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思想理论教育》《中国经贸导刊》《统计与决策》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的对策建议
《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18期28-29,共2页肖炎舜 
一、财政政策调控要与经济体制基础相适应。经过引入市场机制,到建立市场机制,再到完善市场机制这么几个阶段的改革后,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已经是市场化的,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同时,市场在...
关键词:财政政策 经济体制转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 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基础 宏观经济稳定 资源配置 
经济体制基础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桂海论丛》2016年第5期48-53,共6页李欣广 
构成经济体制基础的是产权关系、职权关系、社会契约关系等三类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对自己的经济体制选择,经历了"蓝图构想—实际建立—改革"这三步长期的历史过程,每种选择都体现着三类经济关系的不同结构与状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
关键词:经济体制 产权关系 职权关系 社会契约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辽宁经济统计》2014年第5期36-37,共2页魏秋兰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面对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经济还停留粗放型的发展之中。要使医院利于不败之地,医院要生存就应发展经济,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经济体制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 医疗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 粗放型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三大难点问题的讨论
《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9期62-64,共3页李鹏 吕欣 
在当下的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创造内需,消化过剩产能,带动经济增长,发挥生产要素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一道,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牵引力量。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城镇化进程 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一体化改革 城镇化建设 规模经济效应 社会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基础 
到了闯关时刻
《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4期11-11,共1页吴思 
在未来十年任期内,新的执政闭队将带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跨上高收入国家台阶、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这些都是与前30年截然不同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关键词:经济体制基础 高收入国家 公平正义 新课题 任期 市场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被引量:28
《求是》2012年第23期28-31,共4页陈锡文 
在城乡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体制性障碍。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关键词:城乡发展 一体化 “三农”问题 社会管理体制 城乡二元经济 经济体制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 体制性障碍 
企业的力量——企业推动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现代企业文化》2012年第36期6-7,共2页刘国印 
一、现代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标志,现代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企业的产生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及应用,也带来了社会组织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现代企业 现代社会 变革与发展 社会生产力发展 力量 经济体制基础 社会分工 生产工具 
2012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北方经济》2012年第9期12-13,共2页许经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演变到今天,社会体制改革已经上升为深化我国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角度,社会体制改革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配合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二是...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国家 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体制基础 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体制基础的科学内涵
《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4-57,62,共5页王浩斌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7BKS00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体制基础 混合型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体制基础的科学内涵被引量: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王浩斌 
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研究"(2007BKS003)部分成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混合型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取向,实现了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指令性计划、市场性调节...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体制基础 科学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