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证原则

作品数:3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赞宁张炎王中森江毅王苹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射阳县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政府法制(法制参考)》《民主与法制》《新农村》《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保荐担保责任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53-56,共4页陈楠 
保荐制度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荐担保责任是保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明确保荐担保责任的内涵及相关法律关系,分析该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保荐担保责任 合同关系 担保关系 归责原则 举证原则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年第9期106-107,共2页弓家卫 
证明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举证责任分配则是核心中的核心。虽然,我国新出台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中,对举证责任分配作出了具体规定,但理论界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仍然存在误区,理论上对举证责任分配规定的原则有: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举证...
关键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司法解释 法律规定 举证原则 理论界 
同居期间一方死亡,死者生前债务的承担问题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5年第3期47-48,共2页葛瑞萍 
裁判要旨 双方同居期间一方死亡,死者所负债务应按夫妻共同债务对待,其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以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原则来确定,但另一方无遗产继承权。死者继承人虚假放弃继承行为无效,债务清偿仍应由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共同偿还...
关键词:死者生前债务 死亡赔偿金 同居 夫妻共同债务 遗产继承权 债务清偿 继承人 举证原则 
“谁主张,谁举证”的效率之辩
《经济学家茶座》2014年第2期91-93,共3页乔岳 邓蔚然 
一般而言,在一个民事诉讼中,举证是使案件进入审理程序的基础。“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举证原则,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也都遵循这个原则。然而,透过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的诉讼案件,似乎可以看到这一原则也并不尽如人...
关键词:举证原则 主张 反垄断诉讼 诉讼案件 效率 民事诉讼 审理程序 市场地位 
保全证据公证的证据效力规则被引量:2
《中国公证》2011年第5期52-54,共3页李勇 
证据的采集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人民法院民商审判制度改革后.“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在举证中所担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及证据能否被人民法院所采信...
关键词:证据效力 保全证据公证 举证能力 审判制度改革 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 当事人 举证原则 
打官司时哪些情况当事人无须举证
《老年世界》2010年第5期18-18,共1页李文成 
编辑同志: 我国的民事诉讼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请问,是不是凡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都要当事人举证?有没有无须当事人举证的事实?
关键词:谁主张谁举证 当事人举证 打官司 举证原则 民事诉讼 同志 案件 
医患纠纷举证原则反复
《财经》2010年第4期132-133,共2页
去年岁未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将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七章为“医疗损害责任”,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对“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再次弱化。
关键词:举证原则 医患纠纷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反复 举证责任倒置 侵权责任法 损害责任 
“自证清白”与法官的“常识”
《江淮法治》2010年第2期14-14,共1页廖德凯 
中要一方初步证明配偶有“小三儿”,对方就得自己证明自身清白,这种新的举证原则正逐步在北京海淀区的离婚案中推行。按照这一新规,如果无过错方提供对方有出轨行为的基本证据,
关键词:法官 北京海淀区 举证原则 基本证据 无过错方 离婚案 证明 对方 
北京推出离婚官司新策 被控有外遇须自证清白
《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1期65-65,共1页
据《京华时报》报道,只要一方初步证明配偶有“小三儿”,对方就得自己证明自身清白,这种新的举证原则正逐步在离婚案中推行。日前,北京市海淀法院针对离婚官司推出断案新策,加重外遇方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离婚案 北京市 官司 外遇 《京华时报》 举证原则 举证责任 证明 
对于产品侵权责任一些看法
《商情》2009年第15期122-122,共1页徐立 刘燃 
产品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是在废除“无合同即无责任”这一传统的民法观念的历程中逐渐建立的,其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本文根据归责基本理论对产品侵权责任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产品侵权责任归...
关键词:产品侵权责任 归责原则 举证原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