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裂变

作品数:24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润东邓勇军邱励俭彭先觉师学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科技导报》《真空与低温》《强激光与粒子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俄完成聚变-裂变混合电厂初步设计
《国外核新闻》2021年第1期15-15,共1页伍浩松 戴定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20年12月18日报道】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Kurchatov Institute)已于近期完成聚变-裂变混合电厂的初步设计。这种电厂将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原理相结合,以聚变反应为中子源,为次临界的裂变堆芯提供中子。
关键词:核裂变 中子源 次临界 核聚变 国际核工程 初步设计 聚变反应 聚变-裂变 
高增益包层冷却系统设计及初步热工水力分析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年第5期93-97,共5页张磊 钱达志 王少华 郭海兵 马纪敏 丁文杰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15GB108003)
高增益包层氚增殖率能够达到1.5以上,能量放大倍数约为5,包层燃料区平均功率达50MW/m3,针对包层存在高功率密度区的这一特点,设计了采用迂回流动方案的水冷系统,主要由内嵌冷却管和汇总分流腔组成。建立了包括第一壁和燃料区的包层三维...
关键词:水冷  热工水力  CFD模拟  包层  聚变-裂变 
非能动安全系统应用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可行性研究
《核动力工程》2015年第3期129-134,共6页喻章程 解衡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12GB106006)
将非能动安全系统应用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使用RELAP5对混合能源堆包层、一回路系统、部分二回路系统和非能动安全系统进行建模,对主冷却剂泵卡转子事故和冷管段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瞬态计算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显示,该非能动安全系...
关键词: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 非能动安全系统 RELAP5 安全分析 
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总体概念研究被引量:47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第9期1-6,共6页彭先觉 王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提出的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Z-FFR)概念,采用Z箍缩热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驱动次临界裂变堆而释放能量,集成了"局部整体点火"聚变靶、"先进次临界能源堆"等创新概念,在安全、经济、持久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具...
关键词:Z箍缩 聚变-裂变混合堆 局部整体点火 次临界能源堆 
次临界能源包层概念研究进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郭海兵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作为提前应用聚变能的一种新型能源系统,可以在具有较低等离了体参数的聚变装置上实现。具有混合能谱设计的次临界包层,可以持续地使^238U裂变实现对聚变堆芯能最的倍增,且只产生少量的长寿命高放射性废物,有利...
关键词:能源系统 次临界 包层 高放射性废物处置 聚变-裂变 ^238U 资源利用率 聚变装置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一维计算模型燃耗分析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12期1440-1445,共6页李茂生 师学明 伊炜伟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10GB111001)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包括聚变中子源和以天然铀为燃料、水为冷却剂的次临界包层,主要目标是生产电力。利用输运燃耗耦合程序系统MCORGS计算了混合能源堆一维模型的燃耗,给出了中子有效增殖因数keff、能量放大倍数M、氚增殖比TBR等物理...
关键词:混合能源堆 一维模型 燃耗 
聚变-裂变增殖堆包层的初步中子学设计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12年第21期38-44,共7页赵奉超 栗再新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10GB111005)
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堆芯参数和套管结构,对聚变-裂变增殖堆包层进行了初步中子学设计。基于国际热核实验堆的堆芯参数提出了采用套管结构,以天然金属铀为燃料和硅酸锂为氚增殖剂的快裂变-增殖堆包层的初步中子学设计方案。使用FEN...
关键词:国际热核实验堆 套管 快裂变增殖包层 天然金属铀球床 硅酸锂球床 中子学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3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3期272-276,共5页刘国明 程和平 邵增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10GB111001)
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基础上,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中子学程序对中子源、铀水体积比、产氚区等相关参数进行了中子学的敏感性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对混合能源堆能量放大倍数M和氚增殖比TBR的影响,并总结其基本规律,为开展进一步的混合...
关键词: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 球模型 敏感性分析 
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中子学对算研究被引量:2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3期277-281,共5页邵增 程和平 刘国明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10GB111001)
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和自主开发的蒙特卡罗-燃耗耦合程序MOCouple-s,对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提出的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球模型进行了对算研究。对初始时刻及各燃耗时刻下的有效增殖因数、能量倍增因子、氚增殖比、中子源强度等堆...
关键词:混合堆 球模型 对算研究 燃耗 铀水体积比 
聚变-裂变能源混合堆可行性及在我国核能发展中作用的分析被引量:5
《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刘成安 师学明 
简要论述了核能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及聚变-裂变混合堆在核能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以不久将来即可实现的ITER聚变装置作驱动堆芯、天然铀水冷裂变系统作包层的混合堆做了细致的分析。这种混合堆型可以实现GWe级净电功率输出...
关键词:混合堆 聚变堆芯 裂变包层 易裂变核 可转换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