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分布

作品数:105被引量:36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鲁鹏莫多闻陈盼盼田燕王宏卫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南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考古调查被引量:1
《华夏考古》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冯永恒 侯卫东 樊温泉 聂振阁 姜凤玲(整理/绘图) 陈伟芳(整理/绘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州商城与夏商之际社会变迁研究”(21BKG003)阶段成果。
2018年春季对新郑望京楼商城周边区域二里头时期至商文化白家庄期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确定了相关遗址的位置,并采集了一批仰韶至东周时期的陶片标本,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夏商时期聚落分布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关键词:望京楼商城 聚落分布 考古调查 
严如熤与三省山内舆图编绘
《地图》2022年第4期86-97,共12页刘赟(文/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陕西古旧地图整理与研究”资助成果。
严如熤编绘的三省山内舆图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描绘横跨数省、数府厅州县交界之地的地图,具备辅佐施政者进行地方治理的社会价值和帮助后世学者研究三省山内地区自然环境、行政建置、聚落分布等信息的科学价值,是我国传统舆图宝库中的经典...
关键词:严如熤 行政建置 地区自然环境 山内 聚落分布 舆图 后世学者 编绘 
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聚落分布与变迁被引量:7
《南方文物》2017年第3期70-78,共9页马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关中地区西周社会的考古学观察"成果;项目批准号"16BKG009"
本文从聚落分布、规模、内涵、年代、等级等方面对关中地区西周时期的聚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关中西部地区聚落数量明显多于关中东部区域,这主要与考古发现情况和关中地区的地貌有关。西周早期是关中地区聚落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时...
关键词: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聚落 分布 等级 变迁 
宣统甘肃1 000人以上聚落分布与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与规律——一项基于宣统“地理调查表”的研究被引量:2
《历史地理》2017年第1期139-151,共13页路伟东 
2015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行政区划基础信息平台建设》(15ZDB053);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项目《GIS支撑下的长时段区域人口变动研究》(13SG10)阶段成果
本文使用宣统人口调查甘肃'地理调查表'1 000人以上聚落数据,对同治年间西北战争导致的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与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域人口在规模减少进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向战时人口损失最重和最弱的两个极端区域集聚的趋...
关键词:同治西北战争 人口迁徙 空间分布 地理调查表 1 000人以上聚落 
商文化前期在东方地区的发展特点被引量:9
《中原文物》2016年第6期37-44,76,共9页燕生东 丁燕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方地区商代考古研究"(13BKG008);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李华团队阶段性成果
本文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分析了商代前期商文化在东方地区的发展过程、聚落分布、区域中心聚落以及文化特点。本文指出,商文化第一阶段(即二里岗下层时期)末期到达豫东地区的西部,第二阶段(即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期前段)向东扩张达到顶峰,...
关键词:东方地区 商代前期 文化特点 聚落分布 
山西太原盆地全新世地貌演化及其对古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古地理学报》2016年第5期895-904,共10页姜佳奇 莫多闻 吕建晴 廖奕楠 鲁鹏 任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3BAK08B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83);河南省特聘研究员基金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课题联合资助~~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地貌是影响古人类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区野外地貌考察和沉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探讨山西省太原盆地全新世地貌演化过程、人类聚落分布变化规律及两者之...
关键词:人地关系 太原盆地 地貌演化 聚落分布 
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分布时空模式研究被引量:17
《地理学报》2016年第9期1629-1639,共11页鲁鹏 田燕 陈盼盼 莫多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14;41201414;41171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嵩山文化研究会重大项目~~
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按照裴李岗(9000-7000 a BP)、仰韶(7000-5000 a BP)、龙山(5000-4000 a BP)、夏商(4000-3000 a BP)4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史前(9000-3000 a BP)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环嵩山地区 史前聚落 时空分布模式 空间分析 形成机制 
陕西榆林和河南洛阳地区4 ka BP前后聚落演化差异及其古气候原因被引量:5
《古地理学报》2015年第6期841-850,共10页王建军 胡珂 鲁鹏 莫多闻 金羽翔 姜佳奇 吕建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3BAK08B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83);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重大课题共同资助
陕西榆林和河南洛阳地区4ka BP前后聚落密度统计表明,4ka BP之前的龙山时期,两地区人类文化均得到充分发展,区域聚落密度位于中国同时期前列。4ka BP之后的夏商时期,洛阳地区聚落密度进一步增加,而榆林地区人口和聚落密度锐减,人...
关键词:榆林地区 洛阳地区 聚落分布 环境特征 气候因素 
环嵩山地区9000-3000aBP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被引量:9
《地理学报》2014年第6期738-746,共9页鲁鹏 田燕 陈盼盼 闫丽洁 宋立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3BAK08B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3)~~
利用GIS叠置分析与统计分析,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四个时期对环嵩山地区9000-3000 aBP聚落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及地貌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聚落分布与区域构造存在密切的关系,构造活动深刻影响着区域地形的高低起...
关键词:环嵩山地区 9000-3000 aBP 早期聚落 分布特征 区域构造 
同治以前陕甘回民聚落分布与数据库建设被引量:6
《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37-45,共9页路伟东 
国家社科2011年度青年项目"辛亥以前西北地区城乡聚落研究"(11CZS036);复旦大学"985"三期人文学科研究项目"清代至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户籍管理与民族认知"(2011RWXKZ021);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1年青年项目的成果
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战争彻底改变了区域回民人口的分布格局和发展进程,考证复原同治以前陕甘回民聚落,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同时期陕甘回民人口的分布问题。本文界定了研究对象以及史料判读的标准,分析了陕甘回民聚落数据的特征,...
关键词:同治 陕甘地区 回民人口聚落 数据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