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

作品数:427被引量:54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孙果清徐永清郑永华管彦波郭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时期中国城市舆图的美学特征与符号演化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5年第2期0127-0129,共3页王羿锦 
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舆图不仅是当时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国文化、艺术与科技交汇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中国城市舆图的分析与探讨,揭示了明清时期中国城市舆图美学思想与符号变迁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和自然...
关键词:明清时期 中国城市舆图 美学特征 建筑文化 
跨学科学习促进师生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以“北斗引航·经纬绘界——校园舆图制作”校本课程为例
《现代教学》2025年第1期42-43,共2页冯和鹏 
校园舆图制作课程融合地理、信息技术、美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创意设计、数据分析与历史文化研究,完成校园专题地图与创意北斗定位仪的制作。课程实施效果表明,跨学科学习...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综合素养 教育创新 校园舆图制作 
西方舆图所见元明清时期中国疆域形象辨正
《新华文摘》2024年第24期65-67,共3页孔迎川 
自13世纪到清代,欧洲学者绘制的地图成为西方认识欧亚大陆、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这些地图里的中国疆域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无形,到“契丹一蛮子”分异,再到与“鞑靼”对立的“长城以南”的“China”,最终于清代被描绘为一种“板块拼...
关键词:中国疆域 元明清时期 空间意义 欧亚大陆 欧洲学者 地图 13世纪 
明清关中山岳舆图及其美学表达
《美术》2024年第12期100-107,共8页董琪 周利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时期陕西古地图资料集成与数字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4YJC76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围绕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山岳舆图的图理、图识、图形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考察相关图像及文本资料,分析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山岳舆图的嬗变规律与审美风格,探讨其空间布局与构建理念,以及山水意境的视觉传达方式。本文认为,明清关中舆图...
关键词:关中地区 明清时期 山岳舆图 山水画 
《岩镇形胜图》研究——兼论中国传统舆图中碎片化微观聚落肌理信息的整理与应用
《建筑史学刊》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刘涤宇 周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川名胜舆图整理与研究”(19ZDA235);安徽建筑大学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民间文献中的徽州明代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信息整理与研究”(Hpjz2022-01)。
《岩镇形胜图》是绘制于16世纪晚期的舆图,详细表达了当时岩镇的街巷格局。它虽仍然使用中国传统舆图常见的平面与立面结合的示意性表达方式,但对沿街房屋界面相对完整的表达使其具有传统舆图较少展现的尺度感。同时,作为程氏族谱中的舆...
关键词:舆图 《岩镇形胜图》 舆图结构 尺度控制 微观聚落肌理信息 
方志舆图要素系统解析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以清康熙《济南府志》舆图为例
《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第5期113-124,共12页赵虎 闫静 孟赛赛 张悦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初济南府城镇体系格局及其对省会经济圈发展的启示(22CDSJ20);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山东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与保护传承策略研究(2022-YYYS-07)
舆图是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古代营城智慧,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方志舆图的研究,特别是清朝方志舆图,虽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多集中在对方志舆图的基础性架构、相关历史地理信息解读等方面,...
关键词:方志舆图 要素系统 康熙《济南府志》 内涵理念 国土空间规划 
《西域全图》考——兼以清代新疆舆图为示例的地图文献学探讨
《西域研究》2024年第3期105-115,172,共12页王耀 
本文从清代新疆舆图研究现状出发,聚焦于新见《西域全图》和《西域闻见录》图系的考订以及清代新疆地图的综合考察,将文献学研究概念引入古地图研究领域,借鉴西方地图目录学的研究实践,概括提出了地图文献学的概念与方法,尝试为地图学...
关键词:《西域全图》 《西域闻见录》 新疆 地图文献学 地图学史 
西方舆图所见元明清时期中国疆域形象辨正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4年第3期201-212,F0003,共13页孔迎川 
元朝时期,东来的欧洲使者描绘出了他们所谓“契丹”“蛮子”的中国疆域形象,奠定了突出族群分异的西方中国舆图绘制传统。明至清初,“China”的中国概念形成,西方传教士更多接触到的是明朝疆域形象,形成了“中原王朝为中国”“长城以北...
关键词:西方舆图 疆域形象 中国地图 长城 大一统 
清朝乾隆《内府舆图》地理要素绘制特征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400-406,共7页李嵩林 那顺达来 金泉 朝格苏力德 慕喜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资助项目“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清代蒙古高原古地图整理研究”(22VJXG018)。
《内府舆图》是清朝平定准噶尔收复新疆后,于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至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前后历经三次实地测量而绘制完成。它首次将新疆地区完整且较为准确地展现出来。该图详细绘制了新疆地区的山川、河流、湖泊、城镇、驿站、卡伦...
关键词:《内府舆图》 新疆地区 绘制精度 
从古舆图看京杭运河与江南城市胜景有机关系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贾梦雪 
京杭运河流经江南大地,与江南城市交织共融,牵引着江南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并由此孕育了多样的城市胜景。城市胜景因运河而兴,蒙络在江南的山水城市间,是京杭运河的一类文化意象。本文从现今保存的京杭运河图卷入手,通过画卷呈现的表象...
关键词:京杭运河 城市胜景 有机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